盛世丹青_第八十四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下) (第2/2页)

乐意,害怕他一个不小心毁了那花鸟,才是天大的罪过。

    好的画作对于他们来说,与自己性命还要重要些,嗜画如命,哪里只是一句空话。

    “你现在这上头写一写,想一想,若是入了老夫的眼,老夫就替你找一个当代名家,将你的诗句藤上去,再注上你的名字……哈哈!真是便宜了你小子,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沾这样一幅杰作的光。”李思训心情有些愉快,微笑着调侃。

    “其实老先生和李公子在诗文上的造诣必定比我高得多了,丹青……随手写几句,未必端正,只算是有感而发罢。”郑丹青轻轻一笑,饱蘸了墨汁,想了想,落下笔来。

    李昭道有些好奇的绕到郑丹青身后去瞧,他是听说了那首《六州歌头》的,毕竟那首词如今在京中传的有了些声明,虽然褒贬不一,却也将郑丹青的名声推崇到了一个高度。

    学院派出身的人自然看不上什么《六州歌头》的,在他们看来,那不过是一首毫不讲求格律规矩,内容上又抒情过犹不及的产物罢了。而且话语上实在太简朴了些,即便是用来唱奏的《乐府诗》,文辞上求简略,可格律上也是要遵守规矩的,但这首《六州歌头》,竟然弃祖宗的规矩而不过,实在是太过跳脱狂荡了些。

    但一些普通百姓,尤其是热血少年,却多少有了些感同身受的感觉。那词句中并没有什么生涩的话语,不像魏晋玄言诗,艰深的让读书人都看着头疼。这样近似白话的东西,反而有一些质朴的亲切感,让人们觉得很是舒服。更不用说那些“一诺千金重”的雄浑与潇洒,又是哪个少年不曾追求过的东西呢?

    一个能够写出这样褒贬不一东西的人,这时候对画提笔,又会写出什么样的句子来呢?

    李昭道十分好奇,他眼睛都不眨看着郑丹青运气提笔,落笔稳健,不禁在心里微微赞了一声。

    毕竟是明字科取士之人,在书法上多少也是有些考究的……

    这样的想法刚刚划过李昭道的脑中,郑丹青已然笔走龙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开篇是个寻常五言诗的起势,在一旁榻席上远远瞧着的李思训,不知为何心中颇有了几分失望之意。五言诗自然是端正的,可是在心底的某个地方,他仍旧有些希望郑丹青能够创造出几分不同来。这种不同未必都是好的,但的确很是新鲜。他自觉年纪已经很大了,于是莫名的,有些喜欢新鲜的感觉。

    五言诗,当然不够新奇。

    微微叹息,李思训心想,少年终究是少年,即便是他自己,恐怕也难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更何况众口铄金对一少年?

    笔锋仍在游走,李思训刚想移开眼睛,却戛然而止。

    “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

    不是诗……果然,不是诗。

    不知为何,李思训忽然有了些从内心升起的愉悦,他甚至从榻席上站了起来,重新整了整身上披着的棉袍,也慢慢的走到了郑丹青的身边,驻足观看。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又是五言的格律,实在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不是纯粹的诗,却有了些别样的韵味,这样的韵律……李思训与李昭道对视的一眼,甚至隐隐能够思付出这词句唱出时的抑扬顿挫,那是一种根植于五言诗,却又夹杂了些微婉转变化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很新奇,很有点意思。

    只是……关键这词,似乎同那一幅花鸟,并没有太多的联系。

    真是,可惜了。

    郑丹青似乎听到了身后传来的隐隐叹息,他回头看了一眼二人,淡淡一笑,道:“二位前辈莫要着急,画龙点睛,就在这最后一笔。”

    于是他重新用侧锋沾墨,下笔愈发料峭,笔笔入木三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最终“冷”字枯笔而成,竟意映出萧索的意境来。

    郑丹青自然没有用完全的功力去写这幅字,他只是明字科的第二名,只要比寻常人写字稍稍公正些也就足够了,太过突兀的表现,是完全不需要的。

    他写的轻松,落笔也一直只求工整,只是东坡最后这一句,实在太直透人心,竟让郑丹青有些坚守不住,挥洒间,拿出三分功底来。

    好在发现的早,收的也迅速,不是什么大问题。

    淡淡一笑,再去看那幅翠鸟枯枝图,可不就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