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兵在东北_第十三章 手术室(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手术室(下) (第1/6页)

    今天下午有一个打封闭的小手术,李春暖让姬季远去配合一下,手术由朱志文医生cao作,病人是二一五部队的一名战士。

    他的病很怪,任何人的脚板,都是前后排列,但这个病人的脚板,却是横向排列的,两只脚都是的。因此他走路很慢,像鸭子一样,左摇右摆。你用力把他的脚扳正了,但你手一松,它又横过来了。

    今天,朱医生就想试一下封闭的效果,“强的松”姬季远已经抽好,朱医生消毒后,缓缓地分几次注入了病人的踝关节,脚渐渐地松了,朱医生轻轻地把病了的脚,正了过来,哎!竟然没有回去。朱医生又对病人的另一只脚,进行了踝关节的封闭,封闭完了后,也没有回去。看来封闭产生效果了。朱医生和姬季远心里高兴着。扶着病人坐了起来,又扶他到担架车上,姬季远一路把他推送到了病房,帮他转到了自己的床上。

    第二天姬季远早饭后去上班,看见病人扶着走廊的墙,在慢慢地散步,两只脚板是横的,他去找来了朱医生,朱医生无奈地,直敲自己的脑壳。

    在无奈地情况下,请了医学院的两个教授前来会诊。

    “你的脚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教授问。

    “我记得小时候五、六岁的时候,就变成这样了。”病人顺口地回答着。

    “五、六岁就变成这样?”教授陷入了沉思。

    “你扯什么扯?五、六岁就这样,你怎么当的兵?你体检了吗?”朱医生在一旁忍不住了,恼怒地揭穿了病人的谎话。

    “对呀!你怎么通过入伍体检的?你再想想?”教授开导着。

    “好!我再想想,……噢!我想起来了,是在一次施工当中,……我和王志超一起,抬着一筐石头,我滑了一下摔到了,于是这脚就成了这样。”病人边回忆边回答着。

    “这?应当是,摔的时候,扭到了两侧的肌腱,但也很难两只脚扭得一模一样啊?”教授研究了半天,摊了摊手掌,表示无能为力,“你们只能另请高明了。”教授遗憾地在朱医生的护送下,离开了四六九医院。

    病人一日复一日地坚持着,缓缓地在走廊里散步,但两只脚掌,始终是横着的,像两块横着的滑雪板一样。

    “怎么弄?小姬。”朱医生愁得。

    “我看这人有点装,为什么一开始,他总说五、六岁便这样了,你戳穿他入伍体检后,他又说是施工中造成的。”姬季远回答。

    “哎!我试试!”朱医生拿了六粒维生素B2,因为维生素B2是黄色的,放在研钵里研成细末,用白纸仔细地包好,拿去交给病人说:“这是我的一个同学,从美国寄来的,如果这个药也吃不好,那你出院吧!我们四六九也治不好你了。”

    “好!好!谢谢朱医生!”病人高兴地捧着那一小包药,回病房去了。

    第二天,奇迹发生了,病人的脚竟然好了,两个脚像正常人一样,脚掌前后排列着,步子也快得很。

    “看来这进口药就是不一样啊!看!药一下去马上见效了。”朱医生同姬季远相视一笑。

    三天后,病人横着脚板,又来找朱医生,他认为药效过去了。

    朱医生懵了,难道总是用维生素B2骗他,那出院了怎么办?

    朱医生又去找姬季远商量。

    “看来是一种癔病。”朱医生无奈地说。

    “癔病就要用癔病的治疗方式治,你明天去要一辆救护车,我们把他送西山精神病院试试。”姬季远提议。

    “对!对!”朱医生高兴地附和着。

    第二天,朱医生和姬季远,带着病人上了车。

    “我们去哪儿?”病人问。

    “去精神病院会诊。”朱医生回答。

    “我不是精神病,我不去!”病人挣扎着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咦!你脚好了嘛!”姬季远指着他的脚。

    病人低头一看,赶紧又横了过来。

    “你不去会诊,你明天就出院。”

    病人无奈地又上了车,车向西山驶去。

    到了西山精神病院,会诊的医生拿出了一根电击棍,扭开开关后,一棍子就戳在了病人的脚上。

    “啊!”病人弹着跳了起来,医生又戳了他另一只脚,“啊!”病人又弹着跳了起来,电击的力量使病人脸上,流下了三道汗的细流。

    “看看你的脚怎么样?不行就再治几次。”会诊的医生说。

    “好了!好了!”病人的脚已经恢复了正常。

    “他的脚没有病,他的病在这里。”医生指了指自己的头部,“他这是癔病,我们见得多了去了。”癔病是一种强迫症,是较轻的一种精神病,就是他脑子里认为,自己的脚板应当是横的,他便一定要让它横着。

    会诊就这样结束了,病人的脚也已经恢复了正常。

    三天后,病人又横着脚板又来找朱医生,他哭丧着脸指着脚。

    “那好!我马上要车,去精神病医院再治一治。”朱医生反应得真快。

    “不用了!不用了!”病人哭着说着,脚又正常了。

    以后病人脚板只要一横,朱医生就要打电话叫车,病人的脚马上就正了,几次后,病人再也不找朱医生了,几天后,病人出院了,他再也没有来过四六九,他的脚已经根治了。

    下午政治学习,又来了急诊,是大连耐酸泵厂,出了工伤,伤员在cao作冲压机时,踩错了开关,他应当踩‘上’,让冲压机抬一抬,以便他把工件放放正,但他踩了‘下’,五百吨的冲压机下来,把他双手十指,连同两个手掌的前半部分,都压成了血水,送来时,就两个光秃秃的后半个手掌。

    钟医生看完病人后,同家属、工友、单位领导,作了交流。

    现在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就是把两个半个的手掌,清创缝合,也没有任何风险,等它长好也就好了。但是从今往后,他的两个手,便任何功能也没有了。

    第二种做法是,把他的两个脚趾头,移植到手掌上,这样,经过锻炼,或许会有一部分功能。但手术很繁复,风险会很大。

    “什么风险呀?会死人吗?”他老婆问。

    “这不会,但有可能移植不成功,两个大脚趾头也死了。”钟医生回答。

    “那怕什么?做!”他老婆说。

    “要不要征求他本人的意见?”钟医生问。

    “不用!我代表他了。”他老婆肯定地回答。这样果断地决定,也算是女中豪杰了。

    手术开始了,其实这不是一个手术,是许多手术的连接,先是把创面缝合,接着把两个大脚趾的表皮皮下组织都切开了一半,并在两个大腿上,都切了一个切口,把脚趾头上的创面,同大腿上的切口,当然是左脚对右腿,右脚对左腿,缝合起来。这样,他的脚就和大腿长在一起了,让它长了一个月。完全长合之后,切断脚趾头,把半个脚趾头的创面,同手上再切开的创面缝合。这样,他的腿就和手掌长在一起了,中间夹着大脚趾头。再让它长一个月,等半个脚趾头上的创面,同手掌完全长合后,连根切断腿上的半个脚趾头,缝合到手上。又一个月,两个手掌上都长出了一个手指,那原来是他的脚趾头,通过大腿的媒介,钟医生把它移植到了手上。这个病人的直接领导,张恩舟,是大连耐酸泵厂的,动力科科长,每次手术他都在手术室门口等待,每次手术完了,都要向姬季远问长问短,久而久之,他们很熟了。

    星期三傍晚,医院对过的抚顺街,响了一阵枪声,大家都纳闷了,旅大市的秩序,早已归于正常,枪也早已收缴的基本干净,哪来的枪声?到晚上七点半,总机通知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