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兵在东北_第三十章 制氧机(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制氧机(下) (第2/3页)

她爱人问她怎么回事,她从头到尾说了,她爱人听了说:‘五十块钱,这不是小数啊,我怎么不知道啊?你借给她的钱,是从哪儿拿的’?‘在家里拿的啊’!‘可家里没有少五十块钱啊!你肯定搞错了,人家故意换成,这一大堆一分、两分的小钱,是气不过你,咱不能诓人家,咱明天去还给人家吧?’他丈夫说。‘没有,我肯定借给她了,我记得清清楚楚的。’那老娘们硬是不认账。第二天,她丈夫拿了五十块钱,到厂里来了,打听到了那个老娘们,便把钱还给她了。谁知这老娘们,抓了一把扳手,把她爱人的头也打破了。这不,在闹离婚呢!”

    “那别人也不去劝劝她?”

    “谁劝?谁劝她就骂谁!吓得人人都躲着她,都说她疯了,我也说这老娘们肯定疯了。”

    姬季远摇了摇头,把那张分子筛塔的,盖子的图纸,拿了出来:“这六个盖子是铸铜的,漏气,能不能换成不锈钢的?”姬季远问。

    “不锈钢材料不好搞啊!一般钢的行不行?”张科长问。

    “不行啊!不是不锈钢,锈了会掉渣的。”姬季远回答。

    “我想想办法看吧!”张科长皱着眉头。

    “好的,谢谢您了!我走了,再见!”姬季远不敢问日期了,其实空军方面一直在催着,但他给张科长找的麻烦,实在太多了,他实在开不出这个口啊!

    姬季远拉开办公室的门,往外走去,不料门口伸着一条腿,他在那条腿上绊了一下,差点绊倒了。他站住了脚,回头一看,正是那个,谁都说疯了的女工,她坐在张科长的当门口,披头散发,都已经不像人了。姬季远站住了脚步。

    “科长,都到这个份上了,你不帮俺,俺可就没路走了啊?”那个女工对着办公室里喊着说。

    “我怎么帮你?都是你自己整得这么凶,怎么解决?我没法帮你,你自己做的事,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吧”!屋里传出了张科长的声音。

    “我一个女人家,有什么办法啊?你不帮我,我爱人要离婚,这我怎么活啊?”

    “那我也帮不了你,你自己去想办法吧!”张科长断然地说。

    那女工嚎啕大哭了起来,张科长走了出来,一脸的无奈。看来他早就头疼不已了。姬季远走了过去。蹲下了身子:“你要帮,得靠你自己帮自己。”姬季远语重心长地说。

    “自己帮自己?怎么帮?”那女工停止了哭泣,看着面前的这个解放军。

    “你看!你自己也已经知道,借钱的事,是你搞错了是吧?”姬季远轻声地说。

    那女工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

    “你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应当想明白了吧?是自己搞错了的,这没什么丢脸的,谁没有搞错过事啊?”姬季远又开导着。

    “.…..”那女工低下了头,再也无语了。

    “听张科长说的,你爱人应当是个好人,也应当很讲道理的。你今天让张科长陪你回家,同你爱人认个错,不就过去了吗?你台阶也有了。”姬季远出着主意。

    那女工仰起了头,期待地望着张科长。

    “行吗?这样!”张科长问。

    那女工使劲地点了点头。

    “那好吧!今天我陪你回家,去同你爱人道个歉。咱今天把这事解决了。”

    那女工又点了点头,站起了身来,走了。

    “行啊?你!肖姬,你是把钥匙啊!”

    “没有!没有!这不看您伤脑筋了吗?”

    “好!好!谢了!”张科长高兴地谢着,东北人直来直去,要打要杀,都能干,但动个小脑筋,还是南方人脑子好使点。姬季远告别后,离开了耐酸泵厂。

    三天后,相医生带了讯回来,张科长说,东西已经做好了。

    第二天,姬季远马上去了耐酸泵厂,他找到了张科长,“事情解决啦?”姬季远问。

    “解决了!解决了!他爱人也不想离婚,但她又不讲道理,她爱人下不了台阶,因此非要离婚不可,这回家好好一说,不就都过去了吗?唉!这事整了我一两个月,烦也烦死了,多亏你啊!”张科长说。

    “没有!没有!我只是提醒她一下而已。”姬季远不好意思地说。

    姬季远拿了加工好的东西,赶紧回去了。以后姬季远同张科长,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张科长每次去上海,都住在姬季远的家里。一直到很老很老。张恒周早就退休了,还多次专程去上海,在姬季远家里住几天。

    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就剩下螺纹的密封了。这个姬季远早有准备,他去商店里买了“厌氧密封胶”。

    这“厌氧密封胶”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坦克在行进时,震动是非常大的。有很多故障,都是因为震动后,螺栓松了、掉了,而坦克也不能动了。因此,“厌氧胶”便应运而生了,因为螺栓拧上后,螺纹里是没有氧气的,普通胶涂上,没有氧气催化,在螺纹里面就无法凝固。但“厌氧胶”在无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凝固。用了“厌氧胶”后,坦克的故障率,下降了一大半。因此,“厌氧胶”一开始,是用于阻止螺栓松动,而问世的。以后,便逐渐转为密封胶了。

    所有的螺纹,都涂上了“厌氧胶”,果然都不漏气了。但总阀,依然漏气,而这个,姬季远也早已有了办法。他都是在那两周中,买来的书上看来的。有一种密封胶叫“真空脂”,它是不会凝固的。如果“厌氧胶”是专门用于,不活动的部位密封的,那么“真空脂”,是专门用于活动部位密封的。“真空脂”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四种,号越大,粘稠度也越大,姬季远选了四号“真空脂”。涂在阀体和阀芯的两个接触面上,总阀再也不漏气了。空气压缩机打到三个大气压,用肥皂水涂满了整台机器,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冒一个泡泡。初步成功了。

    姬季远去请来了常博士,常博士看了非常高兴,他兴奋地说:“这是中国第一台,超小型制氧机啊!”他看了看姬季远:“这是你设计的吗?”

    “是的!”姬季远回答。他按了启动按钮,制氧机开始工作了。在两台延时继电器的指挥下,总阀六十度一次,六十度一次地,在电磁铁的拉动下,准确地旋转着。分六次走完一周,然后又开始第二周,面板上的指针指着,“A真空、B升压”,“A真空、B出氧”,“A升压、B真空”,“A出氧、B真空”的标识。

    “时间可以,随时调整延时继电器的,你要多长时间,就可以调到多长时间。”姬季远介绍着。

    “嗯!”常博士点了点头,他已经被这台制氧机吸引住了:“真想不到,你一个初中毕业生,这涉及到机械、电气、制氧原理、控制原理、动力等多门学科。不可思议啊!我一直认为你是异想天开,从来也没有,把你当成真的。想不到你真的制造出来了。祝贺啊!”常博士无限感叹地说着。

    “那出了氧,怎么分析它的含量呢?”姬季远问。

    “那好办,你可以用“亚硫酸反应法”来测定。”常博士回答,接着他便把“亚硫酸反应法”的原理和方法,解说了一遍。

    姬季远去化学试剂商店,买齐了这些玻璃仪器和连接管、铁架,氧气测定仪便完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