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训导 (第1/2页)
镇南将军府初建,事务非常繁重,文武陷入前所未有的忙碌,连王旭自己也没能逃脱,各种公文如雪片般飞进书房。 各曹署官吏的调任,下属机构的职权划分,资金物资的调配,新府库的添设,各郡重大事项的审议和决断,全都要他亲自过目,几乎令他连书房都走不出去,除去吃饭和睡觉,便是与公文扎堆,直到将军府初步运转起来,他才慢慢得到解脱。 此后他每日就看看重大事项的进展,其余时间则陪陪徐淑、练练武艺,专研自己的奔雷枪法和王家剑法,徐淑的武艺也没有落下,她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实则坚持不懈、从未间断,外加这辈子上天恩赐的天赋,真是相当厉害,尽管比不上实战更多的王旭,但差距不是特别大。 王旭为此非常高兴,徐淑的武功越高,代表她的安全越有保证,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两人终究保留着来自后世的习性,喜欢自由和私人空间,很难忍受干什么都有人陪在身旁,若晚上睡觉时说两句情话都有侍卫蹲在房门口,那感觉就与被人参观没区别,所以他们单独走动较多,安全也就成为王旭特别忧心的问题。 他心里非常清楚,历史上的各方诸侯都怕这个,唯有孙策丝毫不怕,结果就被刺杀,可怜一代盖世猛男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刺客手里,真是死不瞑目。 如今他看到徐淑武艺好,即便无法保证绝对安全,但总是要安心许多。 趁着这几天时间,王旭还抽空把记得比较清楚的著名兵法写到绢帛,他仍旧记得自己对周智许下的承诺,只是这些年辗转忙碌,没能真正去做。 这天上午。 他把兵法二十四篇的最后一段注释完,仔细检查许久,确定没有遗漏,便把毛笔放回笔架,轻轻吹干最后一排字,然后抓起桌案上叠好的其它绢帛一同裹到包袱里,大步走出书房。 “文雅,我去趟军营,你去不去?” 徐淑正跟丫鬟们在凉亭里鼓捣着什么,满脸疑惑地望过来。 “你说什么?” “我说要去军营,问你去不去?” “噢!你去吧,我不去!” 徐淑随口回应,继续摆弄手里的玩意儿。 彼此距离有点远,王旭看不清她们在做什么,只知道是针线之类的东西。 他对这些毫无兴趣,便独自离开,顺道经过前院的时候,“乒乒乓乓”的敲打声传入耳中,各处院落的工匠们忙得热火朝天,简直比市场还要嘈杂。 如今办公场地不够,整个将军府前院都在改建,好些花园和景观被拆掉,转而修筑房屋,原来的平层也加盖为小楼阁,已是闹腾好些时日。 早前王旭觉得前院太拥挤,想过从后院划几个院落办公。 眼下府里就他和徐淑居住,还有二十个丫鬟,根本用不了这么宽,半数以上的院落都没用,他认为空置起来也是浪费。 哪想众文武强烈反对,说他身为镇南将军、荆南大都督、零陵太守、洮阳侯,若住所不够气派,便缺少威严云云。 这群人一个比一个能说,王旭哪敢多话,心里对他们的固执思想有了更深理解。 等级森严的年代,不管多么聪明,不管多么有才华,终是把尊卑看得很重,礼仪上下分得很清,此番捍卫我的绝对权威,实则也是捍卫他们自身权威,今后处理敏感事务,真是要谨慎。 这件事发生后,众人甚至产生误解,揣测他是不满改建进度,因而说出分后院来办公,本意是委婉地责备桓阶。 桓阶为此极为憋气,卷起铺盖直接守到将军府,亲自带着工匠们起早贪黑地赶工,全然是不修完就不回家的架势。 王旭吓得不敢再解释,生怕逼得桓阶怨气浓厚,误会他是有意挑刺针对,他也渐渐意识到,有些事很难说明白,有些话听在部下耳朵里总要变味,还越描越黑,越说得多,误会越大。 此时碰巧遇到监工的桓阶,王旭也是简单夸两句就迅速离开,独自骑马赶往军营。 来到校场找到周智的时候,他正在校场大门处闲晃。 “周智,你在这里干什么?这么清闲?” “嗯?” 周智回身看到他,瞬时满脸笑容。 “老大,你可别挑刺,我没闲着,这会儿是在等桓纂那边调物资过来。” 王旭笑着翻身下马,顺手把马缰扔给迎来的守门士卒。 “正好,省得我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