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_第198章 特色兵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章 特色兵种 (第1/2页)

    王旭带着典韦先行来到大帐,顺手拿起帅案的募兵资料查看,没过多久,众将便跟着高顺赶来。

    徐盛疑惑地问:“主公这么早唤我们来,是不是有大事发生?”

    王旭看着手中竹简,头也不抬地挥挥手。

    “不急,坐下再说。”

    众人带着疑惑落座,彼此对望一眼,没有再出声。

    半晌。

    王旭轻轻放下竹简,笑着环视众人。

    “今天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跟各位聊聊军队编制和训练方面的事。”

    众将面面相觑。

    高顺皱眉问说:“主公,可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

    “没有!你们不要多想!”

    王旭略为思量。

    “只是我这两天有些整编军队的想法,打算跟你们商量商量,不用这么紧张。”

    “还请主公明示!”

    韩猛抱拳道。

    王旭沉凝片刻。

    “是这样,我觉得军中将士的编制有些杂乱,训练千篇一律,不利于提高战斗力,不如像朝廷主力那样划分出骑兵、弓弩兵、刀盾兵、长枪兵等不同兵种,集中训练,专精一到两种武艺,能力提升更快,你们觉得如何?”

    “甚好!”

    “末将认为很好!”

    “……”

    众将纷纷点头认同,唯独徐盛和高顺彼此对望,欲言又止。

    王旭诧异地看向两人。

    “高顺,文向,你们两个有话就说,藏着掖着做什么?”

    徐盛迟疑一下,抱拳回说:“主公,朝廷主力的兵种划分明确,乃是为应付大规模作战,他们平日里各自cao练,战时酌情抽调混编,而且出征时人数多,有大量后备将官可供调遣,还有专人负责协调各部,因而不会混乱。

    郡府兵的职责是剿灭地方贼寇,保障本郡安稳,通常作战规模不大,将官人数也少,如果分出大量兵种,没有后备将官从中协调,战时这里抽调五十人,那里抽调百余人,兵不认将,将不识兵,恐怕很容易混乱。”

    这个问题王旭已经想过好些时日,心里早有准备。

    “你说得不错,确实有这个隐患,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士卒装备和令旗来解决,今后每个兵种要设计独有令旗,铠甲头盔染上独有颜色,亦或打上特定标识,天长日久成为习惯,自然不会错乱。”

    事实上。

    他有个重要原因没说,便是提前避免私有部曲出现。

    历史上的诸侯混战时期,将领各自拉起一票人马,杂七杂八,什么兵种都有,各搞各的,换个人就没法指挥,一言不合就随时叛乱。

    眼下提前划分兵种,明确制式装备,就能引导士卒对自身编制产生归属感,而不是对将领产生归属感,有限制将领权利的作用,换将不换兵的阻力大大减小,削弱叛乱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事也是越早做越好,若让众将习惯带着本部兵马作战,战乱时期就不敢轻易改革,一旦肆意妄动,将领必定心生猜忌,怀疑自己要被剥夺军权,甚至是要被杀的征兆。

    这辈子的幼年,王旭博览群书,从历史典籍中得到很多经验教训,心里深深明白,绝不能在乱世挑战人心,哪怕忠诚正直的人也经不起折腾,最好把隐患扼杀在萌芽。

    众将没有后世知识,预料不到未来是什么样,此时没有多想,只知道这样改革可以便于训练,大幅提高士卒战力,有利于指挥作战,纷纷出言表示赞同。

    “好,既然都没意见,这件事就说定,明日你们就着手整编。”

    王旭笑着看向高顺。

    “不算分派各县守卫治安的将士,我们目前有多少人马?”

    高顺抱拳回应。

    “目前零陵的难民和流民不少,外加主公名望极高,颁布的待遇丰厚,募兵很顺利,目前郡府泉陵共驻扎六千三百二十一人,营道和泠道两县各驻扎一千余人,总计八千余人。”

    王旭追问:“各县守卫治安的将士有多少?”

    高顺略为筹算。

    “零陵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