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问计 (第2/2页)
利于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只要咱们做好准备,我相信滁州就是敌军的埋骨之地。”李奕说完脸上浮现出一丝自信的光芒。 “你还漏算了一点,眼下江南马上要进入雨季,到时候河水暴涨贼军想退也退不成了,为将者当知天时晓地理。”洪承畴说话看似责怪,其实更多的欣赏。 “属下惭愧。”李奕拱手谦让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你要想摸透老天爷的脾气,可以去找找那些种地的老农,庄稼种的约好那他看天就看的越准。”洪承畴见李奕态度诚恳,不禁出言指教一下。 “多谢大人指点,属下在蒙城有三千士卒,只要大人一声令下,我愿为大人先锋。”李奕私自扩编部队,乃是犯了朝廷大忌,不过要是随洪承畴一同出征,那以后就不怕有人说三道四了,钦差大臣都没说什么,那天下还有谁敢说。 “你这次在蒙城斩获颇多,最为难得的是你不顾自身安危,冒险烧了贼军粮草,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了,前锋就不必了,你带领三千本部兵马跟在我中军左右,随时准备支援。”洪承畴这时候认为李奕所立功劳,取巧的成分多一点,真碰上硬仗怕他们坚持不住,一旦溃溃败恐怕引起连锁反应,但又不忍心打击他的积极性,索性把他带在自己身边,也好让他见识一番。 既然已经定下作战目标,那接下来就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洪承畴不愧为当世名将,只见他在屋内来回走动,时而皱眉时而摇头,约莫一柱香功夫洪承畴停下脚步,洪承畴口诉幕僚执笔,一篇作战计划立即完成。 “盖上大印之后立即送出去,叫各支部队务必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待命,逾期不至者军法从事。”洪承畴此时霸气外露,让人侧目,尽显五省总督之威。 “还有再发一条急令给曹文诏,叫他抓紧时间南下,贼军骑兵精良非曹文诏不能斩之。”洪承畴最后补充了一句。 洪承畴在颖州调兵遣将,准备和流民军一决雌雄,而此时凤阳城内的流民军也是剑拔弩张,不过他们不是防范官兵而是流民军内部起了矛盾,张献忠和高迎祥两大巨寇之间有了一点小龌蹉,但随着庙山镇大营被烧,这点小龌蹉最终成了大矛盾。
事情还需从流民军攻破凤阳城说起,张献忠提议奇袭凤阳,并在凤阳城外的战斗中击溃了城内守军,自认为此战功劳第一,那个自负而骄傲的张献忠又回来了。 张献忠在凤阳三日,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挖掉朱元璋的祖坟,放火焚烧了朱元璋祖坟的楼殿和龙兴寺,并在朱元璋的祖坟上称帝,号古元真龙皇帝。 那一日庙山大营被杀一事传到凤阳,让包括闯王高迎祥在内的所有流民军将领大吃一惊,没有了粮食那这数十万大军不等朝廷派兵来剿自己就乱了。事关重大,高迎祥派人去请张献忠到大帐议事。 可传令官到张献忠大营之时,张献忠正在营内组织登基大典,好好过一把皇帝瘾,为了让这登基的仪式看起来有模有样,张献忠特意抓了十几个小太监演奏宫廷礼乐,对于高迎祥的传令官也就没放在心上。 传令官受了冷落,回到高迎祥处就把张献忠的所作所为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高迎祥起初并不在意,当说到张献忠在营内称帝,并叫了十几个小太监演练登基礼乐时,高迎祥的脸色就变了,名义上高迎祥还是十三路,七十二营反贼的大头领,你张献忠称帝把我这个大头领置于何处,不过为了顾全大局,高迎祥强忍住心中不快,只说等张献忠忙完再叫他过来。 高迎祥的不爽被一人看在眼里,正是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高迎祥咽的下这口气,可李自成却没这么好说话,回营之后特意派兵到张献忠营內讨要那十几名小太监。 张献忠正在营内玩的兴起,扯了一块黄布就当龙袍,身旁的十几个小太监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故而当李自成的手下来到营内讨要这十几个小太监时,张献忠脸一黑,十几个小太监对于他张献忠来说算个屁,这事情到现在就变成了一个脸面问题,给就是服软,就是跌面。 为了不撕破脸,张献忠还是把这十几个小太监给李自成送了过去,不过把这十几个小太监的乐器全部给扣下了,没有乐器看你怎么玩。 李自成看到十几个光着手的小太监,顿时勃然大怒,给了人不给乐器这不是耍人嘛,大怒之下的李自成把这十几个小太监的手全部剁下又给张献忠给送了回去,这一来二往之间,两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双方都怕对方一言不合来个黑吃黑,故而朝廷的大军没到,流民军内部反而先对峙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