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一百零一章 圣旨到(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圣旨到(二) (第1/2页)

    PS:大战前的序幕,高潮马上要来了,各位书友点个赞啊。

    洪承畴说了一句,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整一下衣冠就向外走。曹文诏、尹梦鳌等率领着全体文武在他的背后紧紧跟随,边走边整衣冠。虽然大家都猜到圣旨与“皇陵被烧”和“剿贼”二事有关,但因为对皇帝的脾气素来害怕,所以每个人心中都七上八下,不知会受到什么严责。

    洪承畴来到大门外时,送诏书的王承恩已经飞驰来到。按照通常惯例,皇帝的诏书交给内阁派官送来就行,用不着由宫中司礼监直接派太监送来。但此次事关重大,而且崇祯皇帝有口谕带到,故而大太监曹化淳特意他派了他最亲信的王承恩捧诏前来,以便看一看将士们是否肯实力作战。洪承畴偕众文武分两行跪在大门外边,王承恩跳下马,从背上取下黄包袱,捧在手上,由中间甬道昂然而入,穿过仪门,走进大堂,站立在匆匆摆好的香案正中。洪承畴率领众文武赶快跟着进来,重新跪下。王承恩向众人说道:“洪承畴接旨。”

    待众人跪下之后,王承恩打开黄缎包袱,取出一个朱漆描金盘龙匣子;打开匣子,取出一个黄绫暗龙封套,又从封套中取出诏书,朗朗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流贼祸国,十载于兹,万姓涂炭,陵寝震惊,凡我臣子,谁不切齿!着洪承畴务必将犯陵之贼,火速剿灭,尤须将闯逆本犯高迎祥、巨贼张献忠、革里眼、老回回等,一一擒获,或予阵斩,断勿使一人漏网。兹再赐尔洪承畴尚方剑一柄,阵前便宜行事。并赐内帑银一万两,红丝表里各二百匹,赏功银牌五百副,供阵前奖功之用。”

    王承恩读完圣旨之后,抬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洪承畴说道:“洪大人,接旨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洪承畴领旨谢恩。”洪承畴叩头谢恩之后,双手接过诏书,放在香案上。

    待洪承畴领旨之后,刘太监又从身边一名小太监的手里捧来尚方剑,继续说道:“钦赐尚方剑,洪承畴跪接!”

    洪承畴赶快再跪下,双手接过尚方剑,又一次叩头谢恩,山呼万岁。他站起来把尚方剑捧到条几上。

    “谁是李奕?”王承恩众人平身之后,扫了一眼众人问道。

    “微臣在。”李奕如今只是七品知县,虽然得洪承畴赏识,在酒桌上可以位列洪承畴左右,可在如此庄重的场合之下,所有的站位都是按官职大小的品级来定,李奕官职最小自然站在队伍的最后边,听到王承恩喊道自己的名字,李奕心头一愣,自己和这个太监没有一点交集,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喊自己名字,此时来不及多想,李奕小步上前俯首说道。

    “站直了,让咱家看看,孤身守城,雪夜奇袭的李知县到底是何等英雄。”王承恩微笑着说道。

    李奕挺直了腰杆,迎上王承恩的目光,看着王承恩上下打量的双眼,李奕心里是更没底了,心里暗自琢磨,自己就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这大太监如此和颜悦色的看着自己,不会是对自己有意思吧?要是真是如此,那可就亏大发了,总不能为了当官把自己的清白给折进去吧。

    “好,年少有为,果然是国之栋材,皇上没有看走眼。”王承恩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腰杆笔直,双目有神,最难得的是李奕身上那股子朝气,这在那些久历宦海的老官僚身上是看不到的,王承恩点头称赞道。

    “公公过奖了。”李奕这才放下心中的忐忑,原来不是看上自己了啊。

    “李奕留下,其他人退下吧,皇上有口谕传达给李大人。”王承恩看了一眼众人说道。

    在场的官员看着眼前的李奕,心里都是一阵羡慕嫉妒恨,这才步入官场不到一年,当今皇帝就有口谕亲自传给他,这小子的运气实在是逆天了,虽说心里羡慕可脚底下的动作并不慢,在洪承畴的带领下,转眼之间屋内就只剩下李奕和王承恩两个人。

    “李大人,跪下接旨吧。”王承恩见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和声说道。

    “臣李奕领旨。”李奕听完整理了一下官服之后,双膝跪地说道。

    “蒙城知县李奕公忠体国,为国杀敌,朕心甚慰,望你安心办事,再立新功。”王承恩清了清嗓子后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必将肝脑涂地以报吾皇天恩。”李奕虽然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崇祯皇帝没感觉,可如果自己不做出这么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那以后在官场上就不用混了。

    “起来吧,李大人,此次你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