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人不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人不用 (第1/2页)

    PS:加班到两点,终于码了一章了,另外多谢书友42304213的月票,甲鱼在此拜谢了。

    李奕等人在王允成的带领下,巡视了一遍营地,回到签押房之后李奕等人个个沉默不语,看着那一个个衣衫褴褛的士兵,现实太残酷,此情此景远比窗外的天气更加让人低落。

    “你们的物资每个月都按时按量调拨,为什么士兵们还过得这么凄苦?”李奕气愤的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朝廷调拨的物资绝大部分都没有用到士兵们身上,基本都进了邓帅的腰包,士兵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发生sao乱的,而且还有更严重的。。。”王允城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更严重的?说。”李奕差点气乐了,眼前的情形实在让人不忍直视,难得还有比这更糟的。

    “邓帅对朝廷说是三万军队,可这三万军队差不多有一半是临时征调的民夫,完全是充人数的,经过此次sao乱之后,这一半多民夫已经逃回去了,如今这庐江城内的部队其实只有一万三千余人。”王允成硬着头皮汇报道。

    “我去他妈的,从今日起,我要所有的士兵都能吃饱肚子,另外大战将起,把欠的军饷尽快的发下去,我们不能让士兵们空着肚子上战场。”

    纵使李奕有心理准备,可也被邓玘的丧心病狂给震惊了,吃空饷是绝大多数明朝军头的惯用伎俩,说句实话,明朝的军神戚继光也干过这种烂事,因为按照明朝的俸禄,一个领兵大将莫说上下打点,迎来送往,就连自己的亲兵都没法养活,就算吃空饷是军中的潜规则,可万事都有一个底线,像邓玘这样肆无忌惮的还是比较少见,毕竟三万军队有一大半是虚报的人数,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那现在能拿刀弟兄有多少人?”李奕骂完之后沉默许久才平复了自己的心情,骂完之后问题还得面对,李奕沉声问道。

    “我们这支部队对外号称是三万,其实真正能打的也就差不多五千人,这五千人都是邓帅从四川带出来的老兄弟,战斗力还可以,其余的人只能当杂兵使用,平时打打杂敲敲边鼓可以,真正要拼命的时候就得靠这五千老兄弟。”王允成如实回答道。

    “五千人。”李奕暗自盘算,根据洪承畴提供的军情,张献忠所部差不多五万人左右,刨去老弱,精兵应该在三万左右,以五千对三万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兵甲器械是否充足?”李奕思量许久之后问道。

    “五千精兵的兵器甲具能保证,其余的人都只配了简单的长刀,如今最缺的就是箭矢和火药,这几日我清点了一下,箭矢不到三万支,火药不到一千斤,若闯贼大举攻城,可能坚持不到两天。”王允成默然说道。

    “火药?难不成我们还有火炮不成?”李奕闻言喜出望外,以前读历史都说明朝的火炮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实物。

    “是的,营中有弗朗机炮二十门,是邓帅花大价钱买来的,不过大人对这玩意别报太大希望,因为准头和发射速度都不如预期,真到了战场之上还是刀枪来的靠谱。”王允成见李奕喜出望外,虽然不忍打击他的兴致,可还是如实汇报道。

    “无妨,有总比没有好。”李奕知道明朝末期正是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火炮和火铳的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真正在战场上唱主角的还是传统的刀枪弓箭,当然这与当时的工艺水平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明朝末期,朝廷腐败,铸造的火炮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引起炸膛,一旦炸膛之后对己方的士气打击太大,所以此时的将领对于火炮这件大杀器用起来很谨慎。但李奕知道单独的一门火炮造成的杀伤力有限,可要是这几十门火炮一起开火,那也够张献忠他们喝一壶的。

    “还有就是营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满打满算也就够大军吃五天的。”王允成提醒道。

    “庐江县的知县呢?”有困难找政府,既然到了庐江县,那粮草问题就得问庐江知县了。

    “前几日军队发生sao乱,庐江知县已经带人出城去了,对外说是请大军前来平叛,其实是去避祸罢了。”王允成无奈的说道。

    “好嘛,看来这下真的得靠我们自己了。”崇祯皇帝对于地方官丢城失地向来都是重罚,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满门抄斩,这庐江知县贪生怕死,倒还真会找理由。

    “既然如此,那这庐江城咱们就接管了,传令下去,庐江城进入紧急状态,庐江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