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634_第七十七章 饮鸩止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饮鸩止渴 (第1/2页)

    毕自严的话,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崇祯那颗已经火热了的心,一下凉了大半,半响才说道:“毕爱卿,户部再催一下各地,把积欠的钱粮收缴上来,朕再想想其他办法,应该可以筹集到一批钱粮。”

    吏科给事中刘汉儒出班奏道:“陛下,自有辽事和流寇以来,我朝考核官员,都是先核税粮,不问其他,各级官员为了考核优异,荒废政事,专于催科,百姓苦不堪言。而在外流动作战的将领,更是随意向地方私自加派.则是分文不付,这类私派,给百姓造成的苦难更是特别沉重,地方官员不敢得罪将领,只好拼命向百姓催逼,这是驱民以为贼也,又何平贼之有!望陛下三思啊!陛下!”

    崇祯气鼓鼓的说道:“刘汉儒,你不让朕催科,那你给朕说说,这剿匪钱粮怎么办?”

    一殿的百官全都鸦雀无声。

    崇祯恨恨的说道:“你们不让朕催科,不让朕收商税、矿税,你们说说,这流寇还剿不剿?建奴还要灭不灭?哼、哼!朕还忘了,那皇太极已经在沈阳称帝了,跟朕平起平坐了,你们......”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哗啦一下,大殿里的百官都跪在地上。

    杨嗣昌跪在地上,说道:“陛下,臣有个法子,可以解决钱粮问题。”

    看见是杨嗣昌说话,崇祯的脸色缓和了一些:“杨爱卿,有什么法子?你说吧。”

    杨嗣昌一咬牙,说道“陛下,臣请朝廷开征剿饷!”

    “陛下,不可啊!......”光禄寺监事熊开元愤怒的叫道。“杨嗣昌!你这个jianian人,你这是饮鸩止渴!你这是要毁了我大明江山!你这个jianian贼......”

    “住口!”崇祯大怒说道:“熊开元,杨爱卿请朝廷开征剿饷,你反对,那你给朕说说,不征剿饷,不催科,不收商税,朕如何筹集钱粮?”

    熊开元心中发苦,这事怎么能明说,这大明的天下,土地究竟是在谁的手里?那些做生意的商贾,背后又是谁才是真正的老板?可能全天下的官员都明白,就只有皇帝不明白啊。

    朱家皇室、官员、有功名的读书人等等,这些人都是大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而人数最多的百姓,却只拥有少量的土地,加税加到什么地方去了?肯定是加到百姓身上去了。

    因为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这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人就是特权阶层,是免税阶层,是不用交税的。

    到了明末,土地兼并的加剧,不用纳税的特权阶层的逐步增多,所有的赋税都加到了农民的头上,农民为了逃避赋税,就把田地挂靠到不需要纳税的特权阶层身上,这叫“诡寄”,这就更加变相的加剧了土地兼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纳税的田地越来越少,自耕农身上的赋税越来越重,造成大批的农民破产,成了流民。

    而收商税,就更是一个笑话了,明末的东林党,本身就是江南士绅商人的代表,朝廷财政困难,他们根本是视而不见,唯一会的就是维护自身和身后势力的利益和党争,崇祯想要征收工商税,这不是割他们的rou吗?于是这些在士林中极具号召力的东林党人就会群起而攻,堂而皇之的痛骂皇帝“与民争利”。

    而且皇上说只加税一分银子,下面的人可能会收百姓一钱银子,这些贪官污吏,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同意皇上加税,就是逼百姓造反,这是真正的“饮鸩止渴”。

    熊开元有口难言,这事能跟皇上说吗?皇上从出生起,就由深宫妇人养大,长这么大,连这北京城都没出去过,哪里知道这天下是什么样子?况且就算自己说了,皇上也多半不信。而且自己如果说了,自己就是全天下特权阶层的死敌,张居正够牛吧,才触动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死后一样被清算。

    不能说!肯定不能说!只好沉默了。

    一片诡异的沉默中,温体仁说话了:“陛下,杨大人的剿匪方略是可行的,杨大人已经说了,剿匪方略如果实施,不出一年,就可见分晓,臣认为,杨大人的请朝廷开征剿饷筹集钱粮方案也可行,不如将剿饷只开征一年,陛下意下如何?”

    高!温体仁不愧为首辅,这手和稀泥的手段,一般人短时间内还真想不出来。明白过来的人,立刻附和温体仁的建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