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除灭念想有用的修行方法 (第3/3页)
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发生变化的时候,当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或者当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不相同的时候,就会随着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感受的变化而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就会执着和挂念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就会被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束缚捆绑,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折磨、奴役、拷打、伤害的,世间的众生就是这样被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生起的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关进监狱、栓上锁链、严刑拷打的。
比丘们!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解释,见第一百零三章),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什么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呢?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接触外界事物的地方。也就是眼睛看事物的地方,耳朵听声音的地方,鼻子闻气味的地方,舌头尝味道的地方,身体触摸事物产生触觉、感觉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的地方,内心接触思想、念想的地方,要注意只是接触的地方,还没有对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思想、念想产生认知。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简称为「六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之中。 不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世间的一切事物;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之中。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之中。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世间的一切事物「有」还是「无」,「存在」还是「不存在」;不沉迷于世间的一切事物之中。 不由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由世间的一切事物生起见解、思想、念想;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有形的物质事物,无形的精神思想、念想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世间的一切事物是我的,是我所支配和拥有的。 比丘们!当你们有了这个正确的见解,那就是已经受到了如来的教导。比丘们!当这些圣弟子们,他们不思索、不思虑、不想念、不惦记、不牵挂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世间任何的事物,他们不执着和挂念世间任何的事物,就不会生起贪欲、渴爱,他们没有生起贪欲、渴爱,那么他们的内心就不会被世间的事物扰动、影响、污染,他们就不会产生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出生、衰老、死亡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和痛苦,这样他们就能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他们那个时候自己就明白了:「从这一世开始已经不会再出生在世间了。行为、言语、念想的修行已经圆满,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不会再有喜怒哀乐等等烦恼和痛苦的轮回状态了,不会再出生的世间了,已经彻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比丘们!这就是除灭一切见解、思想、念想适当有用的修行方法,这就是熄灭、灭尽一切见解、思想、念想适当有用的修行方法。”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