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芭蕉树没有坚固的树心 (第1/2页)
有个时候,阿难尊者与优陀夷尊者住在拘睒弥的瞿师罗园,有一天傍晚,优陀夷尊者静坐禅修完毕后,就来到阿难尊者的住处,他与阿难尊者互相问候后,就在一旁坐下,优陀夷尊者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学友!世尊用种种的说法方式为我们讲述、开显、阐述、说明:「我们的物质身体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世尊也同样的教导、告知我们,为我们解说、解析、阐明:「我们的「识」也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阿难学友,是这样的吗(「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解释,见第一百八十八章)?” 阿难尊者回答:“优陀夷学友!世尊确实反复慈悲的教导我们:「物质身体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识」也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 优陀夷学友!以眼睛看见物质事物为前提条件,就会生起「眼识」,也就是当眼睛看见物质事物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物质事物的不同、有无、大小、形状、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眼睛分别、区别各个物质事物的不同、有无、大小、形状、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眼识」。 优陀夷学友!如果生起「眼识」的所有原因与条件都灭没、消失了,也即是眼睛没有看见物质事物,那么「眼识」还会生起吗?” 优陀夷尊者回答:“阿难学友!既然眼睛没有看见物质事物,连生起「眼识」的原因与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可能会生起「眼识」呢?阿难学友!在你说的那种情况下「眼识」是不会生起的。” 阿难尊者继续说到:“优陀夷学友!同样的道理,以耳朵听到声音为前提条件,就会生起「耳识」,也就是当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声音的不同、大小、远近、高低、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耳朵分别、区别各个声音的不同、大小、远近、高低、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耳识」。如果生起「耳识」的所有原因与条件都灭没、消失了,也即是耳朵没有听到声音,那么「耳识」还会生起吗? 以鼻子闻到气味为前提条件,就会生起「鼻识」,也就是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气味的不同、香臭、浓淡、腥臊、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鼻子分别、区别各个气味的不同、香臭、浓淡、腥臊、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鼻识」。如果生起「鼻识」的所有原因与条件都灭没、消失了,也即是鼻子没有闻到气味,那么「鼻识」还会生起吗? 以舌头尝到味道为前提条件,就会生起「舌识」,也就是当舌头尝到味道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舌头分别、区别各个味道的不同、苦甜、酸咸、鲜辣、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舌识」。如果生起「舌识」的所有原因与条件都灭没、消失了,也即是舌头没有尝到味道,那么「舌识」还会生起吗? 以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为前提条件,就会生起「身识」,也就是当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身体分别、区别各个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的不同、细滑、柔嫩、冷热、舒适、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身识」。如果生起「身识」的所有原因与条件都灭没、消失了,也即是身体没有触摸感觉到触觉,没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那么「身识」还会生起吗? 以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为前提条件,就会生起「意识」,也就是当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时候,就会分别、区别各个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这种内心分别、区别各个见解、思想、念想的不同、喜厌、善恶、美丑、存在与否等等特性的能力就叫做「意识」。如果生起「意识」的所有原因与条件都灭没、消失了,也即是内心没有想到见解、思想、念想,那么「意识」还会生起吗?” 优陀夷尊者回答:“阿难学友!既然耳朵没有听到声音,连生起「耳识」的原因与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可能会生起「耳识」呢? 既然鼻子没有闻到气味,连生起「鼻识」的原因与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可能会生起「鼻识」呢? 既然舌头没有尝到味道,连生起「舌识」的原因与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可能会生起「舌识」呢? 既然身体没有触摸感觉到触觉,没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连生起「身识」的原因与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可能会生起「身识」呢? 既然内心没有想到见解、思想、念想,连生起「意识」的原因与条件都不满足,怎么可能会生起「意识」呢? 阿难学友!在你说的那种情况下「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不会生起的。” 阿难尊者说:“优陀夷学友,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以眼睛与物质事物作为原因与条件生起的「眼识」,以耳朵与声音作为原因与条件生起的「耳识」,以鼻子与气味作为原因与条件生起的「鼻识」,以舌头与味道作为原因与条件生起的「舌识」,以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作为原因与条件生起的「身识」,以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作为原因与条件生起的「意识」,也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是会生病、衰老、丧失功能的,物质事物是会衰败、灭亡、消失的,物质身体是会生病、衰老、死亡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思想、见解、念想是会消退、灭没、消失的。 优陀夷学友,由此就能够明白世尊所说法语:「物质身体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识」也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我」的法理了。 优陀夷学友,就如同有一个男子,他为了获得坚固粗壮的木材,就拿着斧头到森林里到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