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法开启智慧_第四百九十一章 如何获得最大的快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 如何获得最大的快乐 (第1/3页)

    有个时候,木匠般奢康伽来到优陀夷尊者的住处,他与优陀夷尊者互相问候后,就在一旁坐下,木匠般奢康伽对优陀夷尊者说:“优陀夷尊者,世尊曾经说过有多少种感受呢?”

    优陀夷尊者回答:“般奢康伽!世尊曾说有快乐、痛苦、不苦不乐这三种感受。”

    当优陀夷尊者这样回答的时候,木匠般奢康伽对优陀夷尊者说:“优陀夷尊者,世尊没有说过有三种感受,世尊只说过两种感受,快乐的感受与痛苦的感受,优陀夷尊者,世尊说任何安住在不苦不乐之中的人,他们就已经进入寂静安宁、清净无染的妙乐之中了,不苦不乐不能称为感受,说成是寂静、清净的境界才比较妥当。”

    优陀夷尊者不同意木匠般奢康伽的说法,于是复述他之前三种感受的见解,木匠般奢康伽也不同意优陀夷尊者的说法,仍然坚持自己的见解,于是两人就为这个问题争论起来,多次的辩论后,优陀夷尊者没有说服木匠般奢康伽,木匠般奢康伽也没有说服优陀夷尊者,最后他们不欢而散。阿难尊者听到了优陀夷尊者与木匠般奢康伽之间的对话,心中生起了疑惑,于是阿难尊者就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阿难尊者将优陀夷尊者与木匠般奢康伽的对话全部告诉了佛陀。

    佛陀听完阿难尊者的描述后,就对他说:“阿难!木匠般奢康伽不能接受优陀夷比丘所说的法理,有他的道理;优陀夷比丘不同意木匠般奢康伽所说的法理,也有他们的理由。

    阿难,如来曾经说过二种感受的法理,如来也曾经说过三种感受的法理;如来还说过五种感受的法理,六种感受的法理,十八种感受的法理,三十六种感受的法理,一百零八种感受的法理。

    阿难,如来根据求法者不同的情况和接受能力,教导给他们不同的法理和修行方法,如来在给他们说法的时候,会根据他们具体的情况,对他们讲说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法理,对他们讲说最适合他们修行的方法,如果这些已经受到如来教导的圣弟子们,他们分别、区别这些不同的法理和修行方法,他们只赞成、认可、同意自己所学习到的法理和修行方法,不赞成、不认可、不同意别人所学习到的法理和修行方法,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会唇枪舌剑的互相争论、争吵,以此来证明自己学习到的法理和修行方法才是真正正确的法理和修行方法。阿难,实际上,他们已经陷入争斗的烦恼之中,他们会因为争论、争吵而丧失内心清净的境界,这不是如来对他们说法的初衷,如来对他们说法是为了让他们远离烦恼和痛苦,是为了让他们除灭、灭尽贪欲、渴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进入清净的境界,而不是让他们来分别、区别、争论谁学习到的法理和修行方法是最正确的、是最好的。这样的争论、争辩毫无意义,因为如来对他们所说的法理和修行方法,只要他们精进的去修行,都能除灭他们的贪欲、渴爱,都能除灭他们的烦恼和痛苦。只要他们按着如来对他们所说的法去修行,就能最终灭尽他们自己的贪欲、渴爱、烦恼、痛苦,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阿难,因此已经受到如来教导的圣弟子们,按着如来所说的正法精进的去修行就可以了,不要去区别、分别自己学习到的法理和修行方法与其他人的不同。对于那些与自己学习到的法理和修行方法不同的圣弟子,不仅不要与他们争论、争吵,还要赞叹、认可、同意其他圣弟子所学习到的法理和修行方法,这样圣弟子们就能和睦相处、水rujiao融,不会产生争斗的烦恼和痛苦。因为这些圣弟子们明白,如来对他们所说的法理和修行方法,虽然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是什么最终目的呢?就是灭尽他们的贪欲、渴爱,灭尽他们的烦恼和痛苦,让他们证悟解脱的果位,让他们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如来对不同的世间人或众生讲说不同的法理和不同的修行方法,那只是如来根据圣弟子的不同情况和接受能力,采用的教导方法不同而已,他们依法精进的去修行就能最终达到相同的修行目标,证悟相同的解脱果位。

    阿难,有五种欲望,是哪五种欲望呢?眼睛看见物质事物的时候,对于喜欢的物质事物贪爱不舍、沉迷其中,这就产生了物欲,也就是由物质事物生起了贪欲、渴爱的欲望,就被称为物欲;

    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对于喜欢的声音贪爱不舍、沉迷其中,这就产生了声欲,也就是由声音生起了贪欲、渴爱的欲望,就被称为声欲;

    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对于喜欢的气味贪爱不舍、沉迷其中,这就产生了嗅欲,也就是由气味生起了贪欲、渴爱的欲望,就被称为嗅欲;

    舌头尝到味道的时候,对于喜欢的味道贪爱不舍、沉迷其中,这就产生了味欲,也就是由味道生起了贪欲、渴爱的欲望,就被称为味欲;

    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的时候,对于喜欢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贪爱不舍、沉迷其中,这就产生了触欲,也就是由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生起了贪欲、渴爱的欲望,就被称为触欲;

    阿难,由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生起快乐、喜悦就被称为:「生起了欲乐」,也就是由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产生了满足欲望的快乐。如来也称其为「五欲之乐」。简单的说就是由五种欲望带来的快乐。

    阿难,有的人可能会这样说:「五种欲望能够给世间人或众生带来最大、最无上、最顶级的快乐和喜悦」,可是如来不这么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阿难因为如来知道,有比五种欲望更美妙,更殊胜的快乐和喜悦。阿难,什么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