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下的人性,人道中的人心 (第3/4页)
俗的叫法:人心。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时,就能齐心协力;而一旦心不齐,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算盘,矛盾就出来了。 《凡人》中人物身上体现的是人性,所以你看到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没有过多的情感和欲望;《间客》中人物身上体现的是人心,所以你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情感很丰富,欲望很多。 人心是诡异多变的,这一点在猫腻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军神李匹夫的儿子李在道,一直隐藏在父亲的阴影之下,在他父亲死去之前,没有任何出格的表现,极其低调。就在我们对他充满期待,希望他站出来,扛起父亲遗留的大旗,坚定地支持许乐和联邦内部的敌人作斗争时,没想到猫腻笔锋一转,形势急转直下,李在道露出镣牙,原来他就是许乐最大的敌人!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实中人心的诡异,在此刻表现得相当精彩! 也许很多年前在东林的小酒馆里,还是一个热血青年的帕布尔总统,在一群同样热血的三一协会成员面前慷慨陈词时,他的确是一个反抗强权的斗士,他心里想的,是怎样清除联邦中七大家这个毒瘤、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让联邦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然而在他和同伴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去攫取政治及政治之上的权力”这条路,以正义的名义,做出了诸如将钟老虎卖给帝国人之类的行为,来清除异已,成功地攫取政权之后,他还是当年那个年轻热血的帕布尔吗?在人类历史上,曾有多少号召民众反抗独裁统治的热血青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推翻了原来的政权之后,心中难以割舍到手的权力,自己重又走向独裁者的宝座,掉转手中的屠刀挥向曾经支持过他的民众、砍向曾经与他同甘共苦的伙伴?联系现实,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取得了政权之后的帕布尔,通过各项法案一步步地攫取法律未曾赋有的权力,铺平他的独裁之路。可见人道规则在更多的时候,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根本就是实现个人或团体某种目的的工具而已。人道出自人心,归根到底人道规则是人制定的,出台什么样的人道规则,完全取决于制定规则的人是怎么想的。 《间客》的主题,写的就是人道中的人心。 四、自然与纠结 1、《凡人》中的天道,给人的感觉是真实、自然。 什么是自然?事情本来就这样,就叫自然。你不必问狗为什么会,猫为什么会偷腥,因为本来就这样,天道的程序软件就是这样设定的。 《凡人》上传的这几年,反复有人质疑小说的思想存在问题。在他们看来,书中人物专门利己、无情无义,这本小说很黑暗,抹杀了人性的光辉,不象是在修仙,反倒象是在修魔。还有人喊出了“什么样的世界观出什么样的小说”,直指忘语是在毒害青少年。 但却有更多人沉醉于《凡人》的真。书友“铁血大男人”在贴子中说:“弱rou强食的丛林法则不仅体现在小说中,更体现在现实世界里,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的场景,因为更真实,更震憾”。书友“观凡人有感”的贴子《现实主义的凡人,相见恨晚》中说:“如果你想继续过受骗的日子,请别看凡人,因为这里没有虚情假义,没有热血的兄弟感情。你只能从里面感受到失去了好久的一样东西,那就是‘真’,真得就象你的人生一样”。 一方认为《凡人》会毒害社会风气,另一方却认为那些涉世未深者,可以把《凡人》作为了解社会的启蒙读物。双方的看法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分歧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传统的人道规则中,总是喜欢作正面宣传,********,比如封建社会表彰节妇,现实社会树立先进典型,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按照这一逻辑,说好话优先于说实话,说假话优先于说真话,把形势说得一片大好,才能鼓舞人心。广告总是难免有些夸大,宣传总是难免有点拨高,这是政治需要。 然而假话说得再多,也不可能变成真的。所谓的“三人成虎”,只不过是能忽悠你相信街上来了老虎,并不是真的能在街上变出一只老虎来。而且这种忽悠,随着次数的增加,所能达到的效果逞递减的趋势。被忽悠者上当多了,智商提高了,就不容易再被忽悠。一旦招数被人看穿,就没有人信了,还会使你推销的人道规则,其公信力荡然无存。 支持和反对《凡人》的双方,分歧就在于立场不同。反对者多是传统人道规则的卫道士,站在“弘扬正气”、“正面引导”的角度上,认为它过于阴暗;支持者多是接受过社会现实教育的人,知道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是怎么回事,所以觉得它写的很真。 2、《间客》中的人道,给人的感觉是矛盾、纠结。 与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天衣无缝的天道相比,人道往往是自相矛盾的,有时候让人无所适从。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那个流传甚广的问题:老妈和老婆同时落水,该救哪个?
无独有偶,在《间客》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不知道自己身世的情况下,许乐是联邦的英雄,灭杀了帝国的两位亲王,也就是自己的叔父。此时帝国人恨之入骨,而在联邦迎接他的是鲜花和亲吻。然而他的身世一曝光,形势立刻180转弯,昔日的英雄成了联邦的通辑犯,而在帝国,他却成为地位尊崇的太子。 帝国的皇帝是许乐的父亲,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联邦是养育他长大的地方,有他的兄弟、朋友、恋人。一边是血源于水,一边是情难割舍,帝国和联邦打得热火朝天,许乐该帮哪一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在《天龙八部》中,萧峰也曾遇到同样的问题,金庸解不开这个结,只好让萧峰一箭**自己的胸膛了事。贫道不知道在看到这个故事情节时,你们是怎么想的,但贫道的脑子里只出现了两个字:***。 在人道的层面,金庸解不开这个结,猫腻能解开吗?贫道不这样认为。猫腻的最成功之处,是把人道中这些深层次的冲突写出来,引发你的思考,但他也给不出合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