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语_天道下的人性,人道中的人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道下的人性,人道中的人心 (第2/4页)

问题上,又存在严重分歧,比如孔子主张“仁爱”而墨子主张“兼爱”;孔子主张“教化”而韩非子主张“法治”。

    在贫道看来,人道规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度,它直接制约人们的行为。从古到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于完善社会制度的努力和尝试,从原始部落公有制、奴隶制、封建皇帝独裁制,再到三权分立的民主法制,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

    最黑暗的社会制度无疑是奴隶制,在奴隶主的眼中,奴隶和他们蓄养的牲畜没什么两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达到了极致。封建独裁制相比奴隶制是一个进步,平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权利,但以皇帝为首的有权阶层,依然掌握着平民的前途和命运,就象《间客》中的帝国皇帝和他手中的军队,对平民可以随意杀戮。

    与独裁制相比,民主制无疑又是一大进步,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的自由和尊严能够得到最起码的尊重。但民主制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_美,在《间客》中你会发现,平等只是表面现象,以七大家为代表的“有钱阶层”,代替了独裁制下的“有权阶层”,依然凌驾于平民百姓之上。就象现代西方的民主国家,总统看起来似乎是“民选”,得听选民的,但其实是“钱选”,选上去之后,还得听财团的。

    人道规则的另一部分是思想,它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约束,进而制约人们的行为。提倡“仁、义、礼”的儒家思想,就曾被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奉为圭臬,作为统一人们思想的标准范本加以推广。客观地说,作为一种人道规则,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是起到了相当大作用的。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涌现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制”的思想,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人道规则,它是建立西方现代政治经济秩序的基础,是西方现代文明迅猛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洋枪洋炮的强力推动下广为传播,成为今天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是相当大的。

    然而与天道规则的不可抗拒不同的是,无论看起来多么完_美无瑕的人道规则,在弱rou强食的天道规则面前,依然是常常被践踏的。在现实中,最喜欢讲“平等、博爱”的米国等西方国家,高举着人权大旗,自己却可以随意攻击伊拉克、利比亚这样的小国家,强国与弱国之间,哪有什么平等?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借口,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都知道是石油惹的祸,是利益在作怪。在《间客》中,即便是在奉行民主法制的联邦,沈老教授死了,“许乐沉默地看着面前的宪兵,第一次感觉到,在联邦现有体制的面前,想要讲道理,是多么的困难”。“沈老教授认为宇宙里的一切都应该是讲道理的,所以他被人抄袭,被排挤,被遗忘在一个孤单的实验室里”。

    与天道的无情相衬托的,是人道的无奈。

    三、人性与人心

    1、《凡人》中的人物刻画,让人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粗看之下,你会觉得书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不一样;但再认真揣摩一下,又觉得没错,现实中的人就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忘语在刻画人物时,撇开了一些表面的东西,直接触及到深层次的人性。他曾经说过,想把人物写成“不论正魔,只问本心”之人。所谓不论正魔,就是没有是非观念;所谓只问本心,就是摘下了蒙在人物脸上的面纱,只留下最纯粹的人性。

    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的天性。在游戏中,程序软件规定了每一类角色的基础设定,比如说生命值初始是多少,最大能增加到多少;武力值初始是多少,最多能达到什么程度。同样的,在现实世界中,天道规则也给万物设置了基础设定,这就是万物的天性,对于动物来说,也叫本能,老子把万物的这种天性称为“德”。

    古人说:食、色,性也。人一定要先填饱肚子,而吃饱了之后,就会饱暖思**,这些都是人性。人性是天生的,是可以遗传的,比如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人也不例外,所以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弱rou强食是天道,生物链就是按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级吃一级”来设置的,雄性动物之间争夺配偶也大多是通过武力来解决,所以强者为尊也是动物的本能、人的天性。《凡人》中所体现的,就是这样的一些自然人,他们身上只有纯粹的人性,所以你会觉得他们是非不分、以利为先、欺软怕硬。

    人性深植于你的骨髓之中。从本质上来说,人其实都是一个德性,所以在《凡人》中,无论是正道还是魔道的修士,不管是什么性格,他们的想法都一样,没什么好人坏人之分。

    人性是天道一个极微小的组成部分,就如同游戏中某个种族的基础设定,只是程序软件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如果说天道是整个浩翰的星空,那么人性就只是星球上一粒小小的沙子。

    《凡人》的主题,写的就是天道下的人性。

    2、人性是自私的,为什么在现实中有人并不完全自私自利,会愿意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呢?

    因为人和动物终究是不同的。动物身上只有天性,一切全凭本能行事;而人却有理智、情感和欲望,不会完全按本能来做事。比如飞蛾扑火是出于趋光的本能,但如果把那些飞蛾换成人的话,就不会这样做了,因为人有理智,知道火会把你烧死,当然不会亡命地往前冲了;再比如怕死是人的天性,但有些母亲为了救孩子,甘愿自己送命,因为她对于孩子的情感,胜过了珍惜自己的生命;贩毒的人明明知道被抓住了会死,仍然要去做,因为对于金钱的欲望让他不惜押上自己的性命。

    动物按照本能行事,人却是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的。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天性的制约,比如饿了你会想吃,看见美女你会想上;但在另一方面,人的想法又受到理智、情感和欲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古人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即便饿得要死,也不接受别人施舍的食物,因为他感情上受不了这样的污辱。

    人的想法,远比人的天性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是在人性的基础上,掺杂了理智、情感、欲望等之后形成的。人的想法,还有另外一个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