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崛起_第082章 否决帝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2章 否决帝制 (第2/2页)

学校,目的就是开发明智,让孩子长大后更聪明、更有开创性、自主性。

    只有百姓都变聪明了,才能很好的分辨国家政策的好坏,才能提出更利于百姓的政策措施。那样社会才会进步,国家发展才会持续。为什么说教育是国之根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只有孩子强,国家才强,孩子智,国家智。

    咱们辖区内大力发展工商业,不断提高工匠的待遇、地位,为什么?不仅仅是增加税收的问题,重要的一点是优秀的工匠能提高生产率,能创造出更好的产品。要开发、研究出更多、更好新奇的产品,就需要大量的优秀工匠,而培养优秀工匠就需要聪明、有知识的人。

    咱们辖区内为啥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涌现出诸多新奇产品,且都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那不是凭空出来的,是工匠们发明创造出来的。好的产品能卖好价钱,能销售到境外,不仅让百姓、工厂主赚到钱,咱们的税收不是也增加了么?百姓到工厂、作坊上班,有钱后就要购买东西,同样拉动了产品的销售,从而税收、工厂再次获利,如此良性循环,不好么?

    咱们的辖区已经走上了一条和以往任何朝代不同的发展道路,律法、规章制度等都以阳光普照大地为制定的准则,在稳定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咱们大力扶持工商业发展,强制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努力提高各行各业工匠的待遇、地位;土地的再分配,减租减税。难道这些变化对你们没有触动么?”

    林子恢、周挺等几人听到目瞪口呆,他们真的没有观察、总结身边发生的事。在不知不觉间,辖区内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面上看,和原大理等政策没多大差别,仅仅是在条款的细节上作了适当的修改。只是他们没有认真研究,那么一点修改,其实是从本质上的修改,和原来大理国的政策早就相差十万八千里远。

    从另一方面说明林子恢、周挺等几人智商不高,聪慧程度不是顶尖人物。政策上的那些变化,如果放在中原一带的话,根本不可能实施。估计才提出来,就会受到诸多所谓的大儒强烈反对。那些才是精英,只要稍稍看了下就能清楚本质性的内涵。

    “帝制咱们不能再搞,老路不能再走,咱们要走一条全新的路。在这里,向你们提出三种国家体制,供你们参考、研究,等你们研究后再决定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体制,并非是由咱们几人说了算,还得让辖区内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同意。你们别忘记,咱们从一开始就制定出,辖区内最高权利机关不是政府、护****,而是民族议会。说白了,民族议会才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构,这一点不会变,也不能变,那是咱们当初和各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达成的共识或协议。”

    民族议会是在少数民族众多的特殊条件下,高欣和各少数民族土司、头人达成的条款、协议。在当时的情况下,高欣没有其他选择,只是临时起意弄出来的。后来高欣发现,在辖区内少数民族多,确实很适合民族议会这个东东。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并成为准则、宗旨。

    民族议会那东西,如果放在中原一带的话,根本没有可能实行,也不符合此时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也只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才能实行,高欣算是瞎猫碰上死老鼠,机缘巧合之下弄出来。

    陈灿迷惑不解的道:“将军,有三种体制?能具体说说么?”

    不只是陈灿迷惑不解,在坐的几人心中都疑惑。自古以来只有帝制一种国家体制,什么时候出来三种之多了。以前怎么没听人说过?不用陈灿问,高欣也会向几人细说。高欣同样要争取到几人的同意,毕竟光靠高欣一人,什么事都做不了,必须团结一切力量,同心协力捆绑在一条战船上。

    “第一种叫做君主立宪制。也就是说皇帝或国王其实只是个象征,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利。国家是由精英组成的团队管理、治理、指挥。第二种是联邦制。第三种是共和制。联邦制和共和制不再设置皇帝或国王。”

    高欣把三种国家体制详细的述说,几人不时提出问题,高欣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都讲出来,让几人心中对三种体制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毕竟是新事物,不可能一听就明白其中的关键内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