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崛起_第121章 文天祥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文天祥选择 (第1/2页)

    宴请文天祥的地方同样是高欣的府上,吃同样的川菜,喝同样的醉明月酒,喝酒的人同样是那三人。心情明显不一样,文天祥郁闷,段誉开心,高欣感觉不错。

    几杯酒下肚,文天祥心情稍有好转。估计文天祥能猜出,一旦情况上报临安后,南宋朝庭、皇帝不会因为自己万里放弃三万万优良战马。文天祥虽是进士第一名,目前仍然是小人物。对于南宋来说,抛弃文天祥能让南宋获取急需的战马,不论是南宋朝庭或皇帝,估计都不会犹豫。

    文天祥被高欣、段誉二人当成筹码,心里不爽,却不仇恨、讨厌二人。毕竟人家二人是看重文天祥的才华,采取非常常规手段强留下文天祥。对于文天祥目前的处境来说,何尝不另一种途径呢?

    “文山兄,白天各为其主,对不起!请满饮此杯!:段誉端起酒杯敬酒道。

    文天祥小小呷了一口后疑惑不解的道:“二位仁兄,二国间的通商协议、军事交流协议、军事结盟合约等三份文书,真的要使用白话文么?那三份文书一旦到晓行夜宿发,肯定会让朝中官员、皇帝笑掉大牙。”

    高欣听后心里一阵郁闷,不用白话文还用啥?高欣不懂八股文,段誉是个半瓶醋,用八股文书写文书估计牛头不对马嘴。高欣身边确实无人精通八股文。二国间那么重要的东西,当然要用自己熟悉的文字叙述。用八股文的话,被人阴都不知道。

    高欣思考片刻后道:“文山兄,八股文那东西,断句不同,得出的意思完全不同。二国间签订的合约、协议必须要叙述清楚,不能有模棱两可的意思在内。用白话文把本质意思完全说清楚,不是很好么?省得以后发生文字上的纠纷。另外,我们不是同时附了一份断句的标点符号吗?”

    段誉呵呵一笑道:“文山兄,咱们华夏境内,所有国家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乡规民约等都是使用白话文,而且是宪法中规定,不准使用八股文。其实,挺好的,宪法、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各项文书等都是给辖区内百姓看的,百姓那看得懂八股文。百姓看不懂相关文书,制定出来就失去意义。”

    文天祥狠狠的鄙视了二人一眼,心里明白,二人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却不是主要的原因。估计就是没学问,学人才,写不出规范化的八股文。

    “二位仁兄,你们那个什么标点符号到是好东西,值得赞赏、推广。但行文用八股文模式是汉文化传承下来的精髓。一旦书写不用八股文,那书生、儒生何别努力读书呢?”

    高欣摇头,明白文天祥是大儒,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在意识上还是落套。立场、观点仍然站在士绅阶层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真正从百姓的角度思考。还是觉得书生、儒生高人一等的观念。

    “文山兄,汉文化确实传承了数千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儒学更是中原汉族文明精粹。可是,儒学的精华、精粹的本质不是在是否使用八股文,而是诸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大量典籍内。是让人明智、开智,不是行文的表面形式上。”

    仍然看到文天祥鄙视眼神,知道丫的心里不服。可是高欣怎么可能和你丫的争辩什么经史子集,那不是自找苦吃。文天祥谁啊?当世大文豪、大儒,一肚子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高欣呢?连看都看不懂,还谈个鸟。

    嘿嘿!

    高欣喝了口酒后继续道:“文山兄,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真正的大儒想要开民智,至学于民,却都没成功,或者说成效有限,知道原因么?”

    文天祥小小呷了口酒,一付你就吹吧!文天祥不是没思考过这类问题,却一直无解,想不出好的办法出来。历史上诸多大儒都没解决的事,文天祥自认没法。

    “文山兄,关键原因就是八股文。八股文难懂、难理解。历朝历代的先生、老师都让学生死读硬记,当然也会加以解释,但是,不论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的解释上,每名大儒都有不同的理解。断句不同,内容完全不一样,这个事实文山兄承认吧?”

    文天祥点头道:“有这样的事。”

    嘿嘿!

    “文山兄,经史子集各人理解不一样,甚至是一知半解,原因是断句难,理解更难。那些读了数十年书的书生、儒生都理解不完全,让普通百姓怎么理解,怎么搞得懂。更为严重的是,那些一知半解的读书人,把误解、乱解的儒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或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