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崛起_第121章 文天祥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文天祥选择 (第2/2页)

理国家的工作中,带来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如果由大儒把经史子集、四书五经翻译成白话文,百姓只要识字就能看懂,能理解经典精粹,不是很好么?文化传承的意义是啥,不就是要让文明进步么?让百姓都懂道理,不易受蒙骗。说白了,八股文就是书生、儒生高高在上,炫耀自身有文化、有知识,高人一等的资本。如果人人都读书,都识字,都有知识的话,书生、儒生还有傲视嚣张的资本么?”

    文天祥越听越傻眼,越听越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却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毕竟高欣所说的道理是对的,现实中确实有那样的书生、儒生、官员。

    “歪理邪说。”

    文天祥最后搞出这么无力的一句。其实是观念上的冲突,思维方式上的不同。高欣是不懂八股文,是看不懂,可不代表不了解。毕竟高欣拥有比文天祥上千年的知识积累,那是文天祥不能比的。

    段誉呵呵一笑道:“文山兄,你也别泄气,这类事情在华夏辖区内司空见惯。开始时老大要求各项政策、规章制度要使用白话文时,我们也反对过,结果表明,老大的对的。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律、政策,不就是要让百姓知道后遵守么?百姓看不懂、读不懂、理解不了,那制定出来再好的政策有啥用?”

    “文山兄,接下一段时间等临安的结果,你也没啥事,不如多了解五咱们华夏境内的各项方针政策、宪法、行事风格等方面的情况事情。一旦临安有结果,文山兄就能马上处理政务事宜。”

    啊!

    “不好吧!下官现在还是南宋官员,怎么能背叛南宋呢?”

    段誉道:“文山兄,不是你背叛南宋,是南宋抛弃你。你牺牲自己,成全南宋的高尚风格、品质真的令人敬佩。明知道结果,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丢下包袱,赤膊上阵。”

    唉!

    文天祥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上贼船了。”随后又瞟了瞟高欣、段誉后道:“二位是否一开始就算计下官?”

    呵呵!

    “文山兄,算计你是本人,不关老大的事。老大很看重你的才华、人品,老是唠叨不停。听老大说,文山兄意志坚定,性格爽直,只有你们的皇帝下旨,文山兄才会屈从,所以就留心上了。”

    次日,文天祥派快马把相关文书急送临安城,自己则搬到高欣的府上居住。反正被除数南宋朝庭、皇帝抛弃已成定局。既然事不可为,文天祥马上转变心太,全心全意的在高欣府上了解华夏国的宪法、系列政策、法规。

    越了解,文天祥越越感觉新奇、兴奋。这是一个全新的体制,与南宋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一切都以民为本,以国家利益为重。就算是高欣那个所谓的总统,都必须遵守宪法、律法。只要触犯宪法、律法,高欣同样面临民族议会的弹劾,甚至是审判。

    文天祥真惊讶!最让文天祥难理解的是,高欣既然制定出总统有任期限制,官员同样有任期,不是终身制,那不是限制高欣自己、限制官员么?

    随后跟随高欣在SC转了几天,文天祥才发现,华夏国对于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之大,让文天祥意想不到,感到震惊。南宋朝庭是有钱,可什么时候对农业生产有这么些大的投入了?

    看到各村寨都在修建学校,文天祥终于明白华夏实施的全民教育不是吹牛,更不是忽悠百姓,是真实的。看到各地扎扎实实在兴建校舍、教室,文天祥不是惊讶,是强烈的震撼。

    别人不清楚教育是烧钱的主,文天祥可明白。那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事。华夏居然制定出教育法,强制让学龄儿童上学。那些措施、政策让文天祥看得眼花缭乱,心中感慨万端。

    最让文天祥不满意的是学校只教学生识字,不学习八股文,让文天祥无法接受。和高欣理论几次后,见高欣没有任何想让步的可能,只好闭口不谈,心里却仍然鄙视。

    高欣带文天祥察看了一翻准备卖给南宋朝庭的那三万多匹战马,文天祥具高兴,又落迫。文天说看到战马后,明白高欣并未骗他,确实有那么多的战马。从高欣、段誉口中了解到,护国军不缺乏战马,每年经商人会从吐蕃交换回来在大量的马匹,性能上比蒙古马还优良,所以,眼前的三万匹蒙古马,护国军看不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