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自误 (第1/2页)
张知秋此刻真的是感觉有些晕了。 从罗大佑和张丹枫唇枪舌剑的你来我往中,张知秋已然初步地了解到了事情地大致轮廓,但对于孰是孰非的这个大是大非,他却也一时间无法做出抉择。 从罗大佑的指控中张知秋得知,朝廷——最起码是锦衣卫的部分高层,如今已然是将这两次蛮族入寇的责任,部分地落在了张丹枫这个一直在对草原林丹汗所部进行特种作战的总指挥头上了! 不仅如此,对于仁和堂与张丹枫而言,最为要命的指控,是指证他勾结蛮族,为蛮族打击蒙古林丹汗而策划了此次行动! 看得出来的是,对于这一点张丹枫确实是有些有口难辩的,从张丹枫的辩解中也可以听出,仁和堂与蛮族也确实是有一些直接与间接地关系的! 如果张知秋只是一个单纯的高中生的话,那么此刻他一定是会毫不犹豫地视张丹枫为汉jianian的。 但是,张知秋不是。 虽然不是非常地清晰,但张知秋脑中那些残缺的、关于“未来”的记忆,却是让他对于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作为与现代特工性质最为接近的锦衣暗卫,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目标与工作技能也是颇为有些类似的。 从现代特工的角度来说,在属于敌对势力的环境中执行任务时,不在这些敌对势力中建立良好地关系是不可想象的,那根本就无法展开有效的工作。 换句话说,崇祯年间的大明仁和堂,不仅仅是与蛮族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蒙古人也相处的极其地默契,这一点从仁和堂在草原上一直以来良好地口碑之中便可略见一斑。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知秋认为张丹枫的处境堪忧。 且不论朝廷中那些只是读过一些历史书、只会写点八股文的书呆子们能否真正地认识到锦衣暗卫们所从事职业的特殊之处,仅仅是官场中历来的、但凡坏事都要找个替罪羊的传统,就已经足以让他们万劫不复了! 有了这个认知,张知秋心中的天平已然是开始不知不觉地向张丹枫所倾斜了。 当然,客观地来说,张丹枫还应该感谢那个可能是他三百多年以后的灰孙子——如果不是对于昔日在高碑店所遇到的那个中年人念念不忘的话,张知秋的屁股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歪到了他这一边。 后知后觉的,心情终于放松的张知秋不经意地吸吸鼻子,却是闻到了一股子疑似铁锈般的味道,全身地汗毛顿时便骤然间不由地耸立起来。 这是新鲜血液的味道——从辎重营回来以后,被汇集成溪流般地血液浸泡到脚踝以上的许多人,这辈子再也不吃rou食了,而且这股子充满铁锈气的味道,也成为了许多人终生的梦魇! 张知秋的瞳孔骤然间急缩——难怪张丹枫的脸色如此地难看,原来他早已经闻到这股味道了啊! 大概不是人血吧——张知秋心怀忐忑地自我安慰,先前进来时他可是曾经看到过几条大狗的。 以张知秋如今的“功力”,他还分辨不出这人血与其他动物血液的区别,但据说那些积年地老兵们却是可以只凭味道就分辨出来的。 “你准备怎么处置这件事?”张知秋低哑的声音,突兀地在一个罗大佑与张丹枫争论的间隙里响了起来,除他自己被嗓子所表现出来的干涩吓了一跳之外,没有人对此感到奇怪。 在受到鲜血的刺激之后,昔日在辎重营搏命时的感觉又回到了身上,张知秋原本地“旁观者”心态悄然而去,参与感与存在感瞬间地无上限加强。 “缉拿仁和堂一干通敌人犯,死活不论!” 罗大佑在张知秋骤然间发话时便忍不住地全身一紧,强压下心头那股出手一搏的欲望,罗大佑字斟句酌地说出来自己所接到的命令。 当然,如果是情况特殊的话,他自然是可以胡乱编个说辞的;但是对张知秋感到莫测高深的罗大佑,在几经权衡之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这个命令,也充分地凸显着锦衣卫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与决心,如果张知秋识趣的话,自然是不会贸然地参与进来的,因为这根本就与他完全地无关。 虽然锦衣卫已然是日薄西山,但瘦死的骆驼,那也是比马大的! 不过,要说罗大佑是被张知秋给吓到了,那却也并不尽然。 事实上,真正地让罗大佑感到忌惮的,还是仁和堂那庞大的实力——在接手这件任务的同时,罗大佑也接到了关于仁和堂的详细资料,当时便是看的汗流浃背了的! 从锦衣卫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