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自误 (第2/2页)
掌握的情报来看,张丹枫应当只是仁和堂摆在明面上的一个负责人——即便如此,他都没有担任仁和堂明面上的店掌柜,而是作为一个坐堂医师,这一点也让他们有些困惑与不解。 锦衣卫有理由怀疑,仁和堂手中掌握着更为强大的实力——这是由一些零星的其他案子所无意间发现的。 不过,这些情况并没有得到南衙的证实——时至今日,锦衣卫指挥使的威风,也并不比掌管南衙的锦衣卫同知更大。 不过,如今的锦衣卫高层所怀疑的是,仁和堂是否还被有效地控制在南衙的手中——相比于那些公开的锦衣卫,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有着隐蔽身份的锦衣暗卫们也更容易脱离组织的控制。 事实上,这样的担忧绝非是杞人忧天,三年以来,无论是锦衣卫还是锦衣暗卫,都发生过一些叛逃事件,有些所涉及的问题还相当地严重,但大多都被很好地掩饰下来了。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无论是刑部衙门还是地方的各级巡捕房,在相当程度上都与锦衣卫有着太多的关联,他们在这时也不得不出面替锦衣卫来擦这个屁股。 否则的话,后果会更为严重! 是以,罗大佑此时这么地对张知秋委曲求全,也只是不愿节外生枝地一个权宜之计,等此事告一段落之后,他自然还是会对这个神秘的家伙出手的。 事实上,张知秋这时也因为他在辎重营的传闻而引起了锦衣卫的兴趣,但这件事情却并非是由罗大佑来负责的,这也是他此刻不愿多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听到罗大佑的回复之后,张知秋地心中重重地一沉!
虽然有着一些关于“未来”的记忆,但即便是加上那些不足一年的“社会经验”,也不足以让他在如此紧张与幽暗的环境下,辨识出罗大佑那张程式化的笑脸上与充满杀气的言辞中所蕴含地那些许“善意”来。 锦衣卫口里的“死活不论”,那可就真的是要死活不论了——根据从现代小说和影视剧中所得来的资料,张知秋的心中这时已经是在开始急遽地蓄积着愤怒了! 哥,俺真的只是来打酱油的啊…… “罗大人,请你一定要相信,我们都是无辜和冤枉的,我们都是绝对不会通敌叛国的!”在一段不长不短地寂静过后,张知秋清亮而激昂的嗓音终于再现江湖了! 在对自己的情绪几经酝酿与调整之后,张知秋终于成功地在脸上堆出了一朵花来,并惯性地按照现代大家都所熟知地“法不责众”的原则,果断地将自己置于了广大地人民群众之中。 张知秋这时没有多想,他只是希望能够暂且躲过今天地这一劫——明天就自然会有财大气粗的仁和堂后台老板来出面抹事了,到那时这些事情自然也就与自己不相干了。 在张知秋看来,张丹枫地这个所谓“锦衣暗卫”其实是不怎么靠谱的,虽然自己从来都没有听说过锦衣卫地这么一个部门,但是从现代的类似情况,也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启示的。 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世界各国的各种间谍机构数不胜数,而其中数量最大的,却是那些形形色色的民间间谍组织! 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间谍组织,但却有一些被冠以官方身份的外围民间情报机构。 这些机构以及这些人不是正式地在编人员,甚至也没有固定地专门经费和工资,但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却也可以拿出一个国家情报机关的身份来。 在张知秋看来,仁和堂所扮演的,大约也就是这样地一个角色:由一些正式地锦衣卫成员所掌控和领导的半官方组织,在正常经营的同时,顺便地给锦衣卫做一些“脏活”。 同样地,张知秋也不认为张丹枫就是这仁和堂的幕后老板——真正地幕后老板即便不是日理万机也应该是逍遥世外的,张知秋可不认为他还有时间来每天在药店坐堂给人看病。 充其量,张丹枫也就是一个摆在明面上的傀儡——从各方面的情形来看,这个角色倒是比较符合他如今的这个现状。 看着张知秋那张充满讨好之色的笑脸,罗大佑的眼睛却也是骤然地一缩! 张知秋所不知道的是,如果他这时要不是这么自作聪明地把自己与张丹枫等人混为一谈、而只是提及他自己的话,罗大佑甚至愿意客气有加地向他表达自己的一份歉意! 所谓地“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便是这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