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流_人物篇 第十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物篇 第十六章 (第2/3页)

郎的高位,当时钱伯芳的年纪不过二十一岁。

    钱伯芳火箭般的升级速度,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眼红和不满,不少人都在暗中寻找他的把柄,想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冒进的年轻人。但是钱伯芳的靠山不只是女人,还有皇帝。

    顺宗很宠爱钱伯芳,几次对他有所维护,原因是钱伯芳这个人很有文才,得到了顺宗皇帝的真心喜爱。

    说到才,钱伯芳确实非无能之辈,他的诗文还是非常华美可观的。像“卷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落叶惊衰鬓,清霜换旅衣”等都是好句。还有上面那首也写得细致入微,情景交融,相当不错。像中间两联“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枕席临窗晓,帷屏向月空”,对仗工整,又刻画出宫中寂寞的情怀,我想钱伯芳当年拿了此诗给牛昭容看过,牛昭容一看。肯定也唏嘘感慨不已吧。

    钱伯芳少年显贵后,很快把持不住。他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奢华的生活,这自然需要大笔钱财做后盾,于是钱伯芳大肆贪污受贿,这正中那些嫉妒他的人的下怀,他们正愁抓不到攻击钱的有利把柄,没想到钱伯芳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大批的弹劾呈到顺宗案前,这下皇帝也保不住他了,因为当时的几位宰相:于志宁、崔铉、武澄宇等坚持要严办他,顺宗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减轻对他的处罚,结果钱伯芳被贬官出京,任舒州刺史。

    钱伯芳做了半年刺史,就又回到了长安,原因是顺宗驾崩了,肃宗即位,宣布大赦天下,一些贬官被重新召回朝中,钱伯芳幸运地成为名单中的一员。

    直到回到京城,钱伯芳才知道自己能“幸运”的原因并不简单,牛昭容显然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但是顺宗毕竟已经仙去,昔日受宠的牛昭容谁还会再买账?实际上,牛昭容是托了另一人的关系,才总算将老情人捞回长安。

    此人就是肃宗皇帝的亲meimei—华玉公主。

    钱伯芳在政治上是根没有主心骨的墙头草,东倒西歪,在男女关系也是朝三暮四,不久,他看着华玉公主的势力更为雄厚,于是毫不留情地抛弃了牛昭容,又钻到华玉公主的裙子底下邀宠。

    华玉公主的个人生活极其糜烂,不过她也不是饥不择食,她最喜欢和那些名士**,前次牛昭容向她求情时,为了打动她,曾把钱伯芳的一些得意诗作送给她欣赏,华玉公主很是喜欢,心中痒痒地急欲想看看这位被称为“俏郎君”的钱伯芳。

    有这样的前因。两人可谓是干柴遇烈火,很快就勾搭在了一起。钱伯芳在编辑部里没有白待,尽得杨美真传,很快又把华玉公主迷得晕晕乎乎的。

    阅尽千人的华玉公主最后还是难逃钱伯芳的魔掌,一颗芳心彻底系在他身上,不久就向肃宗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肃宗做主,将华玉公主嫁给了钱伯芳,擢升钱伯芳为“驸马都尉、尚乘奉御、控鹤府监内供奉”。

    钱伯芳虽然是个靠女人仕进的无耻之辈,但毕竟不是那种“踢寡妇门,刨绝户坟”的低级流氓,也算得上是流氓加才子型的人物。在当时皇帝亲自主持的“诗歌大奖赛”中,钱伯芳频频夺冠,也并非全靠献媚,这厮做起应制诗来还是十分老到的。

    早在刚回到长安时,钱伯芳就大出过一次风头。当时,肃宗皇帝和群臣同游洛阳龙门,照例宴乐赋诗。看来在当时的官场混,不会写诗还真不大行,酒席间不是说唱唱卡拉OK就成,而是要写诗的。当时一个叫东方虬的先写完了,肃宗看了后,称赞不已,就赐给他一身锦袍。

    东方虬刚披到身上,钱伯芳的诗也做好了,肃宗一看,比东方虬的要强好多。于是马上让东方虬脱下袍来,改为赐给钱伯芳。可想东方虬会是何等的尴尬。从此事也可以看出肃宗皇帝的性格,假如是他老子顺宗或儿子慧帝等人,恐怕都不会这样做,肯定会另赐一件锦袍或其他物事给钱伯芳。但肃宗却是一向以铁腕著称,别说夺个小小的锦袍,他想要谁的脑袋也会毫不客气地拧下来。

    不过对钱伯芳的才情,肃宗也像他老子顺宗皇帝一样,是非常喜爱的,否则也不会将自己最疼爱的meimei嫁给他,临死前还把自己的儿子慧帝托付给钱伯芳辅佐。

    大宗八年,当时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一派盛世的景象。于是,早在前一年十一月份就有大臣们上表据说是高爽首先发起的,请求封禅泰山。旧时帝王封禅泰山,现在我们看起来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又不是兴兵打仗,抗洪救灾什么的。但是古人对这件事,看得相当重要,可不是说像我们一样,想去泰山玩,交上团费就去。

    看正规的解释: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只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

    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帝王一定是受命于天,且国泰民安才有资格封禅泰山。所以,封禅泰山是一种非常光彩的事情,而且还要有一定资格,仿佛上天对帝王的一个颁奖典礼。

    后世宋真宗因签了“澶渊之盟”这样的条约觉得很不光彩其实比宋徽宗光彩多了,知足吧您哪,就想办件漂亮事冲一下这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