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蜀中 (第2/3页)
亮也罢,都是乱世的牺牲品,若天下归一统了,那么两兄弟,就不会反目了。 不过诸葛瑾虽然忠心于东吴,但是对于东吴来说,现在却并不是进军荆州的时机,于是杨林说道:“诸葛先生,在下佩服你的忠心,但是对于进兵荆州之事。在下实在无能为力。 在下与诸葛先生的三年之约,还希望诸葛先生能够再拖延些时日,取荆州的计策,已经部署下去了,需要时日。才能见分晓,若诸葛先生执意于三年之约,大可以现在将在下的性命取走!” 杨林不顾自己的性命,在诸葛瑾面前颇为淡定。 而诸葛瑾也无可奈何,就算是杨林如此说,他也是不可能去取了杨林的性命的。 此次诸葛瑾来杨林府邸的目的,是为了让杨林劝说主公攻打荆州。杨林不肯,诸葛瑾也没有办法真的以三年之约来取了杨林的性命。 诸葛瑾知道,杨林对于东吴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失去了杨林,东吴就如同损耗了十万大军一般。而且若是杨林有什么危险,相信东吴的主公孙仁也是会过问了。 于是诸葛瑾说道:“既然如此,瑾这就告辞了,虽然瑾不能让杨先生去说服主公取荆州,但瑾却是可以催促杨先生的。杨先生说,计策已经施行下去了,唯一需要的,便是时间,那么瑾就姑且再信杨先生一次,相信以杨先生的为人,是断然不会失信于人的!” 诸葛瑾在临走前,又嘱咐了杨林两句,杨林除了苦笑,别无其他表情。 所谓欲速则不达,当下时候还未到,荆州还不能够落入到东吴的掌管之下,当然,对于自己的计策,杨林也并不担心,因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翌日,庞统从江北回来,来到了杨林的府中,与杨林密议。 嫣儿奉上可口的茶水,但是庞统忌惮于这位杨林的丫鬟,因此对嫣儿所泡的茶水,庞统一口未喝。 杨林笑道:“庞先生,常言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庞先生可知道女子之怒是如何?” 杨林说得新奇,庞统道:“女子之怒,大概只是争风吃醋而已。” 杨林则道:“庞先生所言,正是在下心中所想说的,女子之怒,皆因吃醋而起,因此,当女子发怒之时,却也并不需要忌惮,因为女子虽然生气,实际上她却是爱护你的。” 庞统一听,立即就明白了。 而在一旁立着的嫣儿也是冰雪聪明,一听就懂,杨林的话,顿时令嫣儿满脸通红。 虽然与庞统之间的是非常机密的谈话,但是杨林却并没有回避嫣儿,而是让嫣儿在一旁伺候着,庞统也并没有在意。 此次,杨林与司马懿密谋,让曹cao在自己的辖地内征兵,但事实上,前去应征的,却是来自于东吴近卫军的将士们。 五千近卫军的军士们,都受到了杨林的刻苦训练,因此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去应征,自然就被挑中了。 司马懿作为征兵的负责人,也向曹cao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此曹cao便径直命令司马懿将所召来的五千军士用于战场上。 原本司马懿所率领的五千步卒,曹cao对其并不抱任何的希望,曹cao命令司马懿率领五千军士进攻张鲁的侧翼,一方面是为了搅乱张鲁的阵势,另一方面,是因为曹cao并不看重司马懿此人,将司马懿和他的五千军士当做了弃子,就算司马懿战死,五千军士全军覆没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扰乱张鲁的军队便可以了。 但是事实的情况就是,司马懿忠实的执行了曹cao的命令,并且以军士的强横,完全将张鲁的部队给搅乱了,因此张鲁败象毕露,再也没有办法抵挡曹军的攻势,在退回汉中后,张鲁再无力抗衡曹军,只得选择投降。 汉中已定,对于在此战中大出风头的司马懿和他的部众,曹cao也只是加以封赏,却不敢重用,因此在夺得了汉中之后,曹cao便立即命张郃和夏侯渊去镇守汉中的各处关隘。至于司马懿的五千兵马,曹cao只是令其在汉中休整待命。 当然,司马懿觉得并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他所率领的这五千步卒。并不是忠于曹cao的,而是东吴的强兵。 现在,帮助曹cao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支军队如何使用,还需要向杨林请示一下。 司马懿虽然答应成为杨林的帮手,但是他毕竟是曹cao的人是,所以与司马懿一同商议江北战事的任务,便由庞统接手了。 庞统作为杨林的代表,也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现在。他正是来向杨林复命的时候了! 庞统一五一十的向杨林禀告道:“杨大人,多亏了司马大人的帮助,我军的近卫军混入到曹军的队伍中,并没有费什么工夫,现在。五千近卫军全都穿着曹军的军服,在汉中一带待命,若是杨大人有什么吩咐,大可传达给司马大人!” 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五千近卫军,孤悬在外倒不是什么好事。 近卫军可是杨林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一支强力的部队,若有什么损失的话。杨林一定会伤心的。 庞统又道:“杨大人,依我的看法,还是将五千近卫军都撤回来吧,当下兵荒马乱,军士们逃窜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不过杨林却摇摇头,道:“近卫军是我东吴最强的一支军队。虽然让他们混入到曹军中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这对于近卫军的军士们,倒也不失为一种历练,当下东吴并无战事,这可是难得的实战的机会。 让近卫军的军士们打着曹军的番号。若东吴与曹cao间有战事,那么他们大可以成为内应,到时候,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杨林这么一说,庞统倒也颇为赞同,历朝历代,像这样用兵的将领,倒是破天荒的头一个,杨林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