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_第十二章 蜀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蜀中 (第3/3页)

到曹军中的细作,足足有五千人。

    嫣儿也笑道:“杨大人,你果然是天纵奇才,像这样的计策,大概也只有你一个人能够想出来!”

    虽然是兵行险招,但是却对于东吴有莫大的好处,越是到了战争的关键时期,东吴安插在曹军中的五千军士,就越是能够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

    庞统却道:“不过,这对于我方在曹军阵营中的帮手却要求极高,这司马懿究竟是何许人物,杨大人只和他见过一次面,就如此信任他?若是此人将杨大人的计策全都告知了曹cao,那么我军的五千近卫军,可就会性命堪忧了!”

    杨林笑道:“庞先生不必多虑,司马懿既然答应了成为我东吴的帮手,他自然会说到做到,因为他和庞先生一样,所追求之物,在曹cao处并不能得到。”

    “……”

    庞统无言以对,不过他也知道,杨林识人向来是非常准确的,虽然庞统并不知道,杨林看人的准确,究竟有何种依据。

    想当初,杨林看出了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新奇的事物,因此庞统心甘情愿的为杨林办事,至于这个司马懿,大概也是因为杨林给了他所想要的东西,他才会死心塌地的为东吴做事的吧?

    庞统在得到了杨林的示意后,便要立即过江去告知司马懿,因为事情隐秘,庞统只能够亲力亲为,不敢假手于其他人,五千近卫军的性命,可全在一念之间了。

    庞统告辞后,杨林便叫上嫣儿,前往蜀中一趟。

    这并不是因为诸葛瑾的催促才使得杨林去蜀中的,是因为杨林早已经打算,在让庞统去给司马懿带去了自己的打算之后,他就要去蜀中的。

    至于孙仁方面,杨林并没有亲自去请假,而是命人送了一封信,因为若是自己亲自去请假,说自己要到蜀中去,那么孙仁是断然不会允许的。

    杨林这一次,同样是微服出行,只带了两名近卫军随行保护。

    杨林此行的目的,自然就是成都,但是他却并没有径直前往成都城去,而是一路上走小路,饱览蜀中一带的景物。

    自入蜀之后,山川险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皆展现在眼前,杨林瞧着一段段崎岖的山路,叹道:“昔日高祖皇帝被封为汉王,入驻蜀中,项羽只是因为蜀中地势险峻,才将蜀中一带封给高祖的;可是项羽却没有想到,蜀中并非一无是处,此处易守难攻,若高祖按兵不出,只是安于现状,那么纵然是项羽想要高祖的命,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杨林一边说着,一边领着嫣儿向前走。

    在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之后,眼前的景致,顿时豁然开朗。

    只见一片又一片肥沃的良田,粮食生长得极好,颗粒饱满,令人美不胜收。

    杨林谓嫣儿道:“蜀中地处盆地,被群山所包围,虽然入蜀的道路并不好走,但是当入蜀之后,成都一带却是平原,群山挡住了冷空气,使得成都平原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正是粮食生长的风水宝地,再加上都江堰的建成,使得土地的灌溉更加的易如反掌,蜀中一带被称为天府之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嫣儿对杨林所说的话,听得一知半解。

    蜀中一带土地肥沃,不逊于江南水乡,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嫣儿从小就知道蜀中一带适合于粮食生长,但是她并不知道其缘由,而杨林所说的这些原因,嫣儿也只听懂了一部分。

    此次前来西川,嫣儿原本以为杨林会径直去成都城内见吴湘叔侄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杨林却一路上游山玩水,现在,蜀中的奇山峻岭游完了,杨林又开始感慨蜀中一带的良田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杨林竟然开始吟诗了,虽然他所作的诗句并不工整,但是嫣儿却听得出来,他所作的是一首好诗,将蜀道的艰难非常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又走了几步,便能够看见蜀中一带的农人们了。

    杨林又道:“嫣儿姑娘,你可知道作为我东吴的百姓,是多么的幸福!昔日刘璋骄奢yin欲,贪图享乐而大兴土木,使得民众们民不聊生,百姓们的赋税极重,而当刘备占了西川之后,百姓们原本以为刘备仁义,必定会减免赋税的,但是谁又能想到,刘备大义面前,以兴复汉室为重,为了强兵,刘备不但没有减免民众的赋税,反倒是多加收了。

    而我东吴的主公,却是凡事为民着想的。江南本就是鱼米之乡,土地肥美,粮食多产,老百姓并不愁吃穿,而在番薯推行之后,就连一些贫瘠的土地上,都能够种植粮食了,百姓们的粮食吃都吃不完,就有了结余,这些剩下来的粮食,他们可以拿来卖钱,或者是用来交换一些生活的必需品。

    当然,民众们所享受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如今主公又接连的见面东吴之地的民众的赋税,使农人们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现在,东吴的财政来源并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的来源,其更多的,是来自于商人们所缴纳的税收,农业和商业分庭抗礼,才是一个强国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杨林解释得非常的仔细,别说是嫣儿,就算是跟在杨林身后的两名近卫军,都能够听得很明白。

    的确,现在的东吴,与孙权在位时候的东吴不太一样了,也许这样的国家,才是能够让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国家,才是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