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逢迎 (第2/3页)
吴之主,只可惜,自兄长孙权死后,江东孙氏,竟无人能够继承这主公之位。因此自己才勉为其难,登上主公之位,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只是以百姓的身家性命为重,并不专权,为人君者,理应如此。 连东吴的主公都这么说了,刘备可算是松了一口气,现在蜀中一带的民众。全靠着东吴的救济才能够存活,若东吴出声反对自己登基的话,自己还真的无法下定决心。 有了东吴的默许,刘备也就开始积极的运筹登基大典。 在登基大典上。刘备率领众臣登上高坛,在坛上,诸葛亮高声朗读祭文道:“皇帝备,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cao阻兵残忍。戮杀主后,罪恶滔天;cao子丕,载肆凶逆,窃据神器。群下将士,以为汉祀堕废,备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罚。备惧无德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遐荒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高、光之业,将坠于地,谨择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抚临四方。惟神飨祚汉家,永绥历服!” 将祭文读完,诸葛亮率领百官恭上玉玺,刘备接过玉玺,捧于坛上,再三推辞曰:“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 孔明便又道:“陛下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况是大汉宗派,宜即正位。已祭告天神,复何让焉!” 文武各官,皆呼万岁。 于是刘备改元章武元年,立长子刘禅为太子,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 刘备又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赏,大赦天下。 刘备登基为帝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曹丕大怒,道:“刘备那个卑鄙小人,夺了我汉中之地,现在竟然也敢当皇帝,朕实在看他不顺眼,众位卿家,可有什么方法对付他?” 程昱道:“陛下,刘备小子,不足挂齿,他虽然登基为帝,但其国力,根本不足以与我大魏抗衡,陛下只需率领数万之众,兵发汉中,便能灭他。” 程昱之言说得颇为轻巧,于是有人提出了异议,此人正是许攸。 许攸道:“程大人此言差矣,现蜀中虽然困难重重,连粮食都靠东吴的救济,但是刘备手下,依旧精兵强将无数,南方孟获造反,也被平息了,而夏侯将军正是因为轻敌,才会失了汉中,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今刘备虽然可恨,但是若我军贸然进攻,只怕会落得个失败的结果,对于出兵之事,还请陛下三思。” 曹丕不能决,而群臣末端,一人却突然说道:“陛下,微臣有话说!” 众人定眼一看,此人正是司马懿。 在朝堂之上,司马懿的职位卑微,本没有他发言的余地,不过若是司马懿想说话,众臣自然是不会阻拦于他的。 曹丕也是慧眼识人的君王,道:“仲达有何话说?” 司马懿上前一步,道:“陛下,今刘备登基为帝,号称大汉皇帝,实际上,已经将我方定为贼寇,刘备若不除去,只怕我大魏再无宁日,因此,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讨伐刘备。 但是要讨伐刘备,必须要保证后方的安定,昔日武皇帝在世时,曾意图讨伐西凉的马腾和汉中的张鲁,正厉兵秣马,但是却不想东吴军队偷袭合肥,致使武皇帝只能派兵援助,才给了马腾和张鲁喘息的机会。 因此,若要讨伐刘备,必定要通好东吴,让东吴不偷袭我大魏的后路,此才能安心伐蜀。” 司马懿的话虽然说到了点子上,但是曹丕却不太爱听,道:“东吴私自铸造货币,早已是乱臣贼子,朕欲除之而后快,怎么还会去通好东吴?” 早在曹cao在世之时,每每提及赤壁之战的大败,曹cao都是痛心疾首。曹丕在身边看着,也颇为不是滋味。 于是曹丕曾经立志,定要将东吴铲平,以报赤壁之战的仇! 只可惜,要进兵东吴,却不是时机,再加上刘备在成都称帝,更使得曹丕的注意力不可能再集中在东吴身上。 然而司马懿却说道:“非也!陛下,今刘备称帝,东吴并未表态。可见对于我大魏来说,东吴并非敌人,而且在合肥之战后,荀彧先生就曾经和东吴签订了和约,两家互不侵犯。” 曹丕道:“可是,东吴每日正将自家的粮草运往蜀中,可见吴蜀是一丘之貉,东吴又怎么会是我大魏的朋友呢?” 司马懿又道:“微臣听闻东吴的主公孙仁,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想必是她怜惜蜀中的百姓,才会让人将粮食送抵蜀中的,此是仁义之举,并非对我大魏有所敌意。” 经过司马懿的分析。东吴给蜀中送粮的事情,倒也能够说得通了。 曹丕又想,吴蜀之间,也曾爆发过长沙之战。因此,东吴算不得是西蜀的盟友,他们也不可能是大魏的敌人。 曹丕便问道:“仲达。依你之见,如何才能使东吴偏向我方?” 司马懿道:“陛下可派人前往东吴,对吴主孙仁加以封赏,因此来投石问路,若孙仁受了赏,那么就表明,她对我大魏并无敌意,若是拒而不受,那再想别的办法也为时不晚。” 曹丕同意了司马懿的建议,便降诏,命司马懿代表自己,前往东吴,册封孙仁为吴王,加九锡。 司马懿领命而去,带上了大魏皇帝的封赏,领着随从,前往江东。 来到了柴桑城后,孙仁命人以国礼来款待魏使,并安排司马懿住进了柴桑城内最奢侈的会所。 不过孙仁并没有立即召见司马懿,司马懿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独自一人在柴桑城内闲逛。 这座城市,可比许昌、洛阳繁华多了,亭台楼阁,金碧辉煌,在江北的时候,常听人说东吴繁花似锦,今日一见,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