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_第二十八章 死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死谏 (第1/3页)

    朝中诸臣的看法,令杨林觉得好笑。

    虽然身感风寒,但是杨林的头脑却要比东吴朝中的那些臣工们清醒一些。

    “仁,难道你忘了吗,在合肥的时候,是我东吴向曹魏提出通商的要求的,只可惜,荀彧那家伙老jianian巨猾,他将利害关系说给了曹cao听,曹cao听从了他的建议,才否决了和东吴的通商之事。”

    杨林旧话重提,令孙仁顿时想起了。

    当时,合肥之战陷入焦灼,东吴与曹魏协商议和,在议和的条件中,便有东吴与曹魏通商这一条。

    而通商之事暂时没有成功,杨林一脸沮丧的表情,可见,此举定然是对于东吴有利的。

    孙仁问道:“杨林,我不是很懂,为什么我东吴要与曹魏通商,与蜀中的刘备通商,不只是为了使计策令蜀中一带的农田没有收成吗?”

    直到现在,孙仁也只是认为,杨林与蜀中通商,是为了百鸟宴的计策,因此,孙仁想当然的认为,与曹魏通商也是为了某种策略。

    但是杨林却摇摇头,道:“仁,事实并非如此,通商虽然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我东吴的好处,却要比对方大得多!”

    孙仁道:“此言何解?”

    杨林又道:“通商之事,其根本在与两国之间经济的交流,而要双方通商,则必定要对经济颇为熟悉,在我东吴之地,对经济熟悉的人是有的,但是无论是在蜀中还是曹魏一方,那些商人们,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经济,他们只会对眼前的利益趋之若鹜。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风险存在。”

    “……”

    孙仁默默的听着杨林说,不敢插一句嘴,她似乎已经听懂了一些了。

    “因为我东吴对于经济的了解。才使得通商之事,对于我方是绝对有利的。但是对于对方来说,却是利益与害处各半,当然,以曹魏和蜀汉的臣工对经济的了解,他们很难诞生出通晓此事的人,唯一可行的,便是拒绝通商,而荀彧。便是如此做的!

    因为对于经济的不了解,因此荀彧并不知道与东吴通商之后,对于曹魏一方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他才选择拒绝,而曹cao本人也是多疑之人,所以,他便拒绝了我东吴的请求。

    但是曹cao的儿子曹丕却和曹cao不一样,曹丕所看重的,是国家的繁荣。因此,他才会急于求成,要和我东吴通商。在通商之后,魏国就会变得繁荣,等他们繁荣起来了,就能够灭掉蜀国,也能够将军事打击的矛头,对准我们东吴!

    不过,单单是看中了通商的好处,而没有看见通商的坏处,就与我东吴通商的话。我可以保证,曹魏是玩不过我东吴的。与我东吴的通商,只不过是自投罗网而已。”

    听到杨林这么说。孙仁也放心了。

    于是孙仁说道:“杨林,有你这么说,我就可以下定决心了,明日我就在朝堂上宣布,同意与曹魏通商,将不久之后,就派遣商人去魏国互通有无。”

    计议已定,孙仁也不打扰杨林休息了,便嘱咐了杨林保重身体之后,就离开了杨林的府邸。

    孙仁离开之后,杨林便从床上起身。

    虽然身体还是有一些不舒服,但是在和孙仁谈话之后,杨林的感觉明显好多了,他仰望着天空。

    如今,曹魏已经落入了东吴的陷阱之中了,一旦曹魏中招,那么他们的经济就会崩溃,国家将会失去对民众的约束,其严重的程度,只怕比起蜀中一带的粮食颗粒无收来,还要更甚一筹。

    郭嘉、诸葛亮、周瑜、荀彧……

    当今天下,聪明睿智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而这些人,在与自己的较量中,都已经败下阵来了。

    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够与自己匹敌?

    如果没有的话,杨林坚信,将在一两年内,就能够将天下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

    “怎么了,如此得意?”

    嫣儿凑了过来,端来了姜汤,姜汤是驱寒的,嫣儿见杨林已经起身了,害怕他再次着凉,于是才端来了一碗。

    杨林将姜汤一点不剩的喝掉,随后将碗还给了嫣儿,道:“嫣儿姑娘,若是天下太平了,你有什么打算?”

    嫣儿道:“嫣儿是女子,自然是要相夫教子的,杨大人若是能将嫣儿留在身边,让嫣儿随处斥候,嫣儿就心满意足了。”

    嫣儿虽然非常聪明,但是在志向上,却远不如杨林高远,至少无论天下太平,还是如现在这般群雄纷争,对于嫣儿来说,都没有什么分别。

    杨林知道嫣儿的心意,便将嫣儿紧紧的搂在怀中,嫣儿感觉到杨林的体温,也将身子凑了过来……

    当晚无事,翌日,孙仁便下令与曹魏通商。

    朝臣们虽然有不少人反对,但是见主公心意已决,便也不敢阻拦。

    孙仁派使者,前往洛阳曹丕处,陈说东吴的决议,曹丕在听到后,也感到非常的满意。

    于是吴魏双方通商一事,便被提上了议程。

    不过正当曹丕与群臣们准备着与东吴通商一事的时候,一人却不请自来,闯到了大殿之上!

    曹丕感到非常的吃惊,因为闯入殿上之人,正是征东将军张辽。

    原本曹丕命张辽守卫合肥,以防备东吴的进攻,但是今日张辽,竟然会出现在洛阳城的大殿之上。

    曹丕的言语间带着一丝怒意,问道:“文远,你千里迢迢至此,是何用意?”

    所谓今时不同往日,昔日曹cao并未封王称帝的时候,与将领们的关系非常的亲密,就算是将领们有什么出格的举动,曹cao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饶恕将领们的过激行为。

    但是现在,曹丕已经称帝了。他名义上可是魏国的皇帝,对于皇权,曹丕还是非常看重的。一旦有人对皇权无礼,曹丕就会非常的不悦。

    张辽不听宣。径直出现在大殿之上的行为,已经惹怒了曹丕。

    但是张辽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