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_第二十八章 死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死谏 (第2/3页)

,而是又上前了一步,说道:“陛下,末将听闻你决定和东吴通商,此举乃亡国之举,末将此次来,正是来阻止此事的!”

    曹丕可万万没有想到张辽此次来。竟然是为了通商之事。

    而且张辽的来意,并不是来为通商提什么建议的,他只是单方面的反对通商,在张辽的言语中,竟然还出现了“亡国之举”这样的字眼,这令曹丕非常的不爽。

    不过身为一国之君,曹丕还有有着应有的姿态,他稍稍的收敛了自己的情绪,道:“张将军此言差矣,两家通商。互通有无,将自家的东西卖给别人,又将自家没有的东西从别人家买过来。此举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张将军怎么能说是亡国之举呢?”

    曹丕依旧执迷不悟,张辽只能摇摇头,说道:“陛下错了,通商之事,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若真是如此,蜀中一带,就不会遭受灭顶的虫灾了。”

    曹丕笑道:“蜀中的虫灾。只是天灾而已,怨不得别人。更与蜀中与东吴的通商没有关系,刘备乃小人也。才将虫灾的原因推到了东吴身上,而事实上,却是与东吴无关的。”

    关于蜀中一带虫灾的原因,以及刘备在征讨吴国之前,所写的那一篇檄文的真实与否,在魏国境内,已经达到了一致的共识,那就是蜀中的虫灾,只是天灾而已,而刘备将虫灾的缘由推到东吴身上,只是他为了攻打东吴而找的借口罢了。

    既然原因已经非常的清楚了,那么曹丕自然用此言来说事。

    张辽见自己说服不了曹丕,便又道:“陛下,昔日合肥之战,我军与吴军战得不可开交,最终和气收场,在那之后,东吴便与我方商议退兵之时,并且商议议和的条件。

    当时东吴对我方提出的条件,便是与我方通商,陛下,请你试想一下,以东吴的卑鄙,若是通商对我方有利,他们会提出如此的条件吗?”

    曹丕道:“当时东吴的实力,并非如现在一般强大,他们要与我方通商,只不过是为了借此而壮大自己而已,可如今,他们在与蜀汉的通商中,已经攫取了相当的利益了,因此,对于与我方通商之事,他们倒也不那么急迫了。

    只可惜,当时父皇疑心太重,不敢接受东吴的邀请,因此害得我曹魏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时机,若我方与东吴通商了,只怕现在早就已经吞并了天下了!”

    曹丕的言下之意,似乎有一些怪罪自己的父亲曹cao。

    事实上,当时的曹cao,也曾经对曹cao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满,不过碍于自己的身份,曹丕并没有对曹cao提出过多的建议,不过今时今日,曹丕已经是皇帝了,他拥有独断专行的能力,因此,他做事不希望如自己的父亲一般的多疑,以错过了发展的良机。

    张辽又道:“陛下,当时我方并未与东吴通商,并非是因为先帝多疑,而是因为,通商之事,对我方并无百分好处。

    荀彧大人在世时,曾对先帝说过,通商之事,别只看到了其中的好处,我方对于通商之事,根本就是一知半解,若是东吴在其中耍一些阴谋和手段,只怕我方措手不及。

    正是因为如此,先帝才放弃了与东吴通商的决定,而荀彧大人在临死前,曾经叮嘱过末将,让末将劝说主公,千万不要中了东吴的阴谋诡计!”

    张辽将死去的人给搬了出来,的确,张辽自己也不了解通商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但是张辽却是知道的,荀彧是曹魏的骨鲠之臣,若是没有了荀彧,便不会有今日曹魏的繁荣。

    而荀彧在临死前不久对自己所说的话,其中一定有自己的深意的,张辽虽然想不明白通商的坏处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是他却能够以一颗忠诚的心,去贯彻荀彧的遗志,不让曹丕头脑发热,去和东吴通商。

    张辽之言。在曹丕看来,自然是危言耸听。

    不过对于荀彧,曹丕也有自己的看法。

    曹丕道:“文远。你怎么将荀彧大人给抛出来了?要知道,荀彧可是反对父皇进爵国公的。若父皇连国公也当不了,朕又怎么能够当皇帝的?荀彧对于我曹魏,并非忠心耿耿,既然如此,又怎能去相信他的一面之词呢?”

    张辽毅然道:“陛下,你说得不对!荀彧大人对于先帝、对于曹魏,都是忠心耿耿的,他反对先帝进爵国公。只不过是说时候未到,乱臣贼子还没有赶尽杀绝,因此不宜加官进爵。

    而荀彧大人的话,断然不能够因为他反对先帝进爵国公而不去听,若真是如此,只怕我曹魏将大祸临头了!”

    张辽将话又说得严重了几分,这令曹丕心中生出怒意,道:“文远,你再在这里是非不分,信口雌黄。朕定要将你轰出殿外!”

    张辽笑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末将身为魏臣。自然要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既然通商之事,对魏国来说是有害的举动,末将又怎么坐视不理?”

    曹丕怒道:“文远,你如此说通商之事有害,可是你究竟能不能说出来,这通商的害处,究竟在哪里?”

    “……”

    张辽无言以对,他只是凭着对荀彧大人的信任。以及一颗赤诚的心,才鼓起勇气来到大殿之上劝说曹丕的。可惜的是,对于通商之事的坏处。他却真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殿之上,臣工们分立两侧,见张辽与陛下吵得厉害,谁也不敢插嘴。

    不过也有支持张辽行为的,因为张辽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将领,至少他不会因为一己私怨,而破坏国家的法度。

    以众臣对张辽的了解,他既然说通商有害,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虽然他说不出任何一个原因,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张辽是错的……

    曹丕见张辽不说话了,便道:“文远,你既然说不出原因,那么就请你下殿去吧,今后,不许再这么无理取闹了!”

    曹丕意欲将张辽赶下殿去,虽然张辽触怒了他,但是基于对将领的尊重,曹丕是不想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