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九江平叛(五) (第2/2页)
!他等以前是我大汉百姓,现下却是围困寿春的叛贼。不管是何原因,但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既然反抗朝廷,便要承担这反叛的代价!尔如此心慈手软,日后有事,如何独自领兵作战?”说到后来,语气竟是渐渐高亢。 刘备讶然看着老师,想不到平日里和蔼可亲,深通儒家精髓的老师,竟然会斩钉截铁的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细细咀嚼之下,刘备不禁一头冷汗:自己不知不觉间还是受了后世的一些观点的影响。现在却是乱世将临,自己现在硬不起心肠,将来黄巾之乱,群雄互相攻伐,面对的都是自己同袍。可敌我之间,自己不先下手为强,死的便定会是自己。当下不由感激的看向卢植。又想起卢植数年之后,干净利落打得张角四处奔逃时的风范来。心中又不由暗叹,自己还是太嫩了点! 卢毓见得自己父亲说刘备,当下却是站在了刘备一方:“父亲,刘备说得有道理啊,寿春外有好多九江百姓呢,若是全淹死了,岂不是好惨?再说父亲大人现在是九江太守,这治下人口减少了,可不是好事啊!” 卢植怒瞪一眼:“吾如何行事,自有决断!”卢毓一缩头,不敢再言。 刘备见气氛不对,便道:“老师,破贼之后,还请老师莫杀俘虏!” 卢植和声笑道:“刘备啊刘备,想不到你还真有一颗仁爱之心。你放心,我自然不会杀俘,你以为我想打仗么?不得不为之耳!若是现在他们能投降最好,我也是一个不杀。”
刘备知道,老师只怕是会用水淹之计了。这样最省事,己军又不会有多少伤亡。正郁闷间,营帐挑开,却是典韦撞了进来,一脸喜色。刘备见了却是大喜,忙对卢植道:“老师,火攻之计成矣!”当下便催促典韦速速道来。 原来典韦奉刘备之命,前去侦探地形,典韦艺高人胆大,探完外部地形后,独自又悄悄从一处峭壁攀上土山,土山内却是有一谷地,粮草堆积如山。又有两处高大营帐,门口各有一队护卫守护,看来似乎是重要人物所居。山谷口皆是重兵把守,山腰处也各有哨岗看守。典韦觑得明白,便又悄悄溜了回来。 刘备待得典韦说完,喜道:“老师,计成矣!”当下如此这般一说,听得卢植等人俱是点头不已。 当下卢植望着刘备赞道:“刘备,此计若成,尔为首功!” 刘备忙道:“只欲为老师分忧,弟子不敢居功!”他却是知道自己年幼,揽个功劳一点用也没有,不如不要。果然,卢植听得刘备这句话,心里更是高兴,直觉得自己这个徒弟没有收错,太让人喜欢了。 当下卢植回到大营,传命击鼓升帐,众将校至后。卢植便沉声道:“众将官,听吾命令!屯骑校尉何在!”那屯骑校尉便走出来,抱拳诺道:“末将在!” “你可领九百骑军,二千健卒,明日听吾号令,猛攻北门,待得城西火起时,可这般行事,不得有误!” “得令!” “军司马!你可领一千健卒,伏于寿春与西曲阳要道之间,若有贼兵,一个也不许放过!” “得令!” “屯骑副尉!汝可领八百军士,待得城西土山火起,便如此这般行事!不得有误!” “得令!” “典韦!尔可领一百壮士,潜入土山,放火烧粮,不得失败!” “得令!” “吾自领六百兵卒,伏于城外,见机行事。” “大人,不妥啊,您身边兵士也太少了点吧?主帅岂可以身犯险?”众人纷纷规劝。 “吾意已决!众位放心,一群乌合之众,本官还没放在眼里!”卢植缓了缓又道:“我等奉天子诏书平叛,杀敌之时,定当奋勇争先!谁若违命不遵,定斩不饶!” “喏!”众将齐齐应声领命。 卢植大手一挥:“去罢,埋锅造饭,养精蓄锐。明日一早,与蛮兵决一死战!” PS:希望本周推荐能破千!谢谢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