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三十四章 回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回京 (第2/2页)

乱,无负朕之所望云云。一番虚话后,便是正文了。卢植所请罢十二县长官之议,那五个花钱买官的被皇帝罢免,流放边地,让卢植顺便抄抄家。另外七个,只有一个被免职问罪,而后抄家。估计后台不稳。其他的却是官复原职,理由是贼兵势大,他等弃城保民,致百姓无甚死伤,没有大错,罚俸一年就算了。皇帝为了安抚卢植,在诏书中言卢植请功的奏章准了,又言卢植在九江就地提拨的官员,也准了。至于九江蛮,皇帝对这个不大在意,让卢植看着处理。卢植心中气极,却是无法。明知朝中有人捣鬼,只得咽下这口气,按着诏书行事。被流放抄家的哭天抢地,哀声四起,好不容易花钱买了个官,这本钱还没有回来呢,就连老底都给抄了,自身又流放到那不毛之地,有生之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呢!被当场释放官复原职的,也是小心翼翼,温顺得很,卢植一来,把九江郡整个官场掀了半边,见识了卢植雷霆手段,日后又要在卢植手下讨饭吃,哪敢不夹着尾巴行事?

    大汉熹平四年秋,天子使者至九江,言九江太守卢植,上任以来,平定地方,政绩斐然。特擢升朝中,拜为尚书仆射,同议郎蔡邕等贤良共同主持刻校六经事宜。与新任九江太守交接后,便请卢植动身入京。这下好,秩比二千石的一方大员,摇身一变,成了秩比六百石的尚书仆射。只是东汉官制比较奇怪。三公九卿徒有虚名,却无太多实权,政事尽归尚书台。三公只有前面加了录尚书事,才真正算是位高权重。尚书令属少府主官,为九卿之一。尚书仆射乃是副职,也算是大权在握了,变相的也算升官吧!卢植领命后,便迅速开始处理起交接事宜。

    刘备也搞不清楚老师卢植是喜欢当太守,还是喜欢当尚书仆射。不过,他总感觉卢植这个人,真正有点我是朝廷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的架式。前面九江乱成一锅粥,谁也不这里情况怎么样,朝廷派他来平叛,他二话不说,来了。现在叛乱平了,卢植把九江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人来摘果子了,他一声不吭认了。日后,黄巾乱起,皇帝大手一挥,你卢植去对付那个最难搞定的张角,卢植也是毫无怨言,带兵就打,还打得张角一头雾水,败逃连连。却又没有钱贿赂宦官,被免职逮捕回京,历史上的刘备想救他,他还不让,说让皇帝处理,汗哪,若不是皇甫嵩出言相救,只怕卢植便惨了。便是这样一个人,他的道德品质,学问风范,却是让刘备深深佩服,让天下人深深佩服!

    数月以来,卢植治理地方,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打击犯罪。一时间九江全郡政治清明,秋毫无犯。百姓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安稳。此时听得卢植才做得几月太守便要调任洛阳,便纷纷前来相送。卢植走时,万人空巷相留,众蛮酋闻得消息,也率子前来相送。那年轻蛮酋沙摩能,就是早先被卢毓刘备所伤,又被刘备扑于马下擒住的,数月以来,因与卢毓刘备年纪相近,每日里较量些武艺,厮混得极熟。蛮人极重感情,送与卢毓刘备一人一只兽角,言日后凭此相见。刘备沉默半晌,心里忖道:这一别,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他待我极诚,我岂能无动于衷?当下便也解下卢植相赠配剑,送与沙摩能道:“阿能,这是我太守老师所赠之佩剑,现在赠予你,望你我永记今日之情!”卢毓摸了半天,没有摸出什么,尴尬笑道:“阿能,我身上别无他物,就算了罢?我与刘备感情极好,形影不离,你想起他时,便要想起我啊!将来你如果能见到他,也一定有见到我!嘿嘿!”沙摩能又哭又笑,又狠狠拥抱了几下卢毓刘备,才挥手与他们依依作别!

    卢植与屯骑校尉率一千骑兵,车马缓缓而行。刘备与卢毓随侍左右,卢植望着远远还在阴陵城外挥手的百姓,叹道:“毓儿,刘备,尔等日后若是出仕,切记民心才是根本!”

    刘备卢毓被方才情景震憾,自然谨记于心,低头受教。刘备来自后世,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自然有深刻认识。而今日一幕,无疑更加加深他对民心二字的印象和份量。

    刘备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九江郡,心里想着这一去,只怕要等许多年,才能重返此地吧?这块地方,日后却是孙吴地盘呢!沙摩能,别了,九江,别了!

    PS:更新虽然不怎么稳定,但至少每日不会断更。牛道在此谢谢大家的一路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