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离京(三) (第2/2页)
的封建社会,这一切是最正常不过了。是以,在典韦侍书等人看来,自己这位公子性格随和,待人宽容,很讨人喜欢,只是,上位者的威严很少在他身上见到。让人觉得有些软弱。 刘备拜访过宗正卿刘虞后,方才知道这突然的转变,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刘虞受皇帝之命调查刘备后,却是自己亲自去了涿县。他也听过刘备的事情,心中却也对刘备颇为赏识。是以不敢有所怠慢,生怕坏了刘备,便决定自己跑一趟。结果,调查得很清楚。涿县一地,只有刘备家族一支刘姓,无疑便是涿县陆城亭侯之后了。继而,刘虞在刘氏宗族内有了大发现。那宗祠神位前黑乎乎的大鼎,一下子便吸引了刘虞的目光。刘虞用手一摸,然后用指甲刮了刮,当下便满意的笑了。这个铜鼎,铁定便是皇家之物。普通人家,哪里有财力有资格用这种东西。当下便命亲随甲士将大鼎抬出。清洗干净后,果然在大鼎的底部发现了一行篆体铭文:建元三年上赐中山王胜。便是这一行小字,刘备宗室弟子身份确认无疑。建元是汉世宗孝武皇帝的年号,中山王胜便是中山靖王刘胜。这行字说明,这个大鼎,是建元三年,汉武帝刘彻赏赐给他哥哥刘胜的。至于为什么在涿县,只怕是后来刘胜儿子分家的时候,分给刘备的先祖刘贞了。而刘贞被封在涿县,这鼎自然在这里。只是后来刘家败落,以致于后人不知道这是个宝贝,这鼎便在宗祠当了个香炉。刘虞又命卫士在宗祠里一阵大搜,又找出几件小型器物,皆是制作精良,华美贵重之物。一看铭文,皆是汉武帝赏赐之物。便命卫士装车,运送这些东西回洛阳。 皇帝刘宏见了那个大鼎,欢喜得不得了。本来只是让刘虞随便查查,打压下外戚和宦官的气焰。谁知道刘虞给自己这么一个惊喜,好家伙,这么大的鼎,怕不有几百斤吧?当了这么些年的皇帝,小家子气还是没有丢掉。只要是好东西,刘宏都喜欢,只看他拼命的捞钱就知道了。天子富有四海,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可他却不满足,拼命的赚钱,然后自己把钱藏起来。这倒有点现实主义的意思。真正抓在自己手上的,才是自己的。刘宏深得此句之精髓啊!大喜之下,又得刘虞在旁边进言,心下高兴,大手一挥便命刘虞把刘备录入宗谱,在他看来,如果天下姓刘的都能给他送上些好处,便是全部录入宗谱也未免不可。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刘虞帮刘备说话,一是因为刘备确实有才名,二是刘备是实打实的汉家宗亲,虽然血缘有点远了,但和刘虞毕竟也是共一个祖先的。三是刘虞隐隐觉得最近这些年,大汉朝局不稳,暗底下风浪不止。本着为国分忧,多选贤能的心思,他也要保下刘备。至于皇帝说了将刘备录入宗谱,刘虞自然正合心意。毕竟刘备名声在外,皇家子弟脸上也有光不是。于是这件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
刘备听完刘虞说完前因后果后,不由对刘虞感激不尽。当下连连拜谢,刘虞却淡淡推谢,只是让刘备感念天子之恩,将来多多为朝庭效力。刘备看着面前这位东海恭王之后,汉末名臣,未来的幽州牧大人。想起他一生清廉公正,忠于国事,最后却是因为民族政策的争议,死于公孙瓒之手。不由大为可惜。不过,此时刘备也是毫无办法,难道你让他现在对着刘虞说,我知道你过几年要做幽州牧,将来要小心公孙瓒,否则你会死在他手上?只怕话一说完,便被刘虞给砍了。 又与刘虞说了片刻,刘备便告辞回府。到得府上,便有典韦来报,卢毓在书房等他。刘备便匆匆去见卢毓。刘备今天接天子诏书的时候不在。现在见得刘备,不由对着刘备会心一笑,庆祝道:“玄德,恭喜你了!” 刘备点点头:“子家,多谢!”两人间的友情,便全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刘备不会忘记,这一个多月,自己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被禁于府的时候,只有卢毓每日风雨无阻的陪伴自己。刘备是个不善表达的人。这样的友谊,刘备只是默默把它埋在心底暗暗记住。 卢毓道:“玄德,父亲找你,我们去罢!” 刘备闻得卢植找,心里一点也不奇怪,自己虎口脱险,逃得一命,卢植可以说是最高兴的人之一了。现在要见自己,极为正常。当下便命典韦守家,自己与卢毓上了马车往卢府去了。 第一更奉上,请大家支持!道人拜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