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革(第三更) (第2/2页)
涿县所有地主豪强的反对。一个不妙,只怕就要出事儿。要知道,那些地方豪强都有自己的部曲以及家兵的。如果把他们逼得急了,带兵围了县衙那就成笑话了。这驱逐官员的事儿,大汉不是没有发生过。东汉的体制很奇特,地方官员如果得不到地方世家豪族的支持,政令便无法畅通。至于老百姓么,他们是属于被统治的,谁会去理会他们的声音?他们只需要付出自己的血汗以及收获就可以了。虽然刘备手里也捏有一枝力量,但真对抗起来,出了流血事件,那么刘备的下场只有一个,就地罢职,押入囚车,解至京师问罪。是以刘备虽然不惧,却也不能这么蛮干。这还不是刘备纯靠武力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 卢毓与刘备商量,蛮干肯定会被所有地主反对,这样肯定不行,那么,不若与刘太守合作。许诺刘太守与他亲友之间不动,其他的按规矩来。刘太守在涿郡多年,只怕仇人也是有的。再顺便帮他清理几个他看不顺眼的,以及在涿县名声不好听大家都恨得牙痒痒的,这事应该差不多就成了。 当时刘备提出反对,他觉得与刘太守勾结,那岂不是与他们同流合污了。这样,大大的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自己本来就是要拿他们开刀,一视同仁的。但卢毓当时问了一句话,就让刘备傻了:“玄德,那你不这样,你斗得过他们吗?” 当然,就算刘备武力值再高,也斗不过在涿郡根深蒂固的刘太守。这可是他的老巢。卢毓又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田地重量重订赋税这项政令能实施下去,这项政令能够圆满实施,你在涿县也就站稳了。” 是啊,我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让老百姓减减负吗?那去动不动刘基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自己的目的达成了就了了啊!刘备有些迷惑。
卢毓又说了:“政治,是要讲究妥协的,不能一味蛮干胡来,这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一顿话,说得刘备茅塞顿开,不错啊,自己不向刘基妥协,强硬对待,只怕是两败俱伤,不,不是两败俱伤,是自己黯然败下阵来。那自己如果向刘基妥协,那么,勾通到位的话,很有可能这事就成了!想到这里,刘备不由大是兴奋,再看卢毓,眼光又自不同。不愧是世家子弟,眼光独到,看来这几年,他在老师身边学了不少。只可惜,老师只教自己学问做人,却不肯教自己为政之道。真是遗憾! 他却是不知道,卢植早就看出刘备不是个安份的人。为政之道,他有意让刘备自己去领悟,至于将来能走多远,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卢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么,定位得倒是很准确,就是一个字:臣!既然儿子将来都是为人臣的命,那么熟悉公务那自然是必然的了。 得到刘基的支持后,刘备便迅速组织人手,按户前去重新丈量土地,量好后,把户主以及家中有多少田地一一造册封存,又重抄一份名单,张贴于城外亭中,可以让众人前去查询,如若有错,可以向卫士举报。没有办法,这也是刘备杜绝舞弊手段之一。 至于涿县一干地主豪门,刘备亲自挑选兄弟会中骨干,让周禹彭军典韦张飞卢毓都去帮忙。刘备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详细,不得有假。至于刘太守以及刘太守这边的人么,就暂时让他们再逍遥些日子好了。 一时间,涿县鸡飞狗跳,每日里上门求情的,威吓的,络绎不绝。那些人,横行乡县惯了,哪会把一小小的县令放在眼里。刘备却是不为所动,只下完命令后,等候收集数据。 而涿县普通百姓间,却是奔走相告,对刘备减免一些赋税的举动感恩戴德。虽然那些苛捐杂税本来就是不该征收的,本来就是不该存在的。但善良的百姓却仍然把这些恩情都记在了刘备身上。在他们眼里,刘备简直就是大汉最好的官员,哪怕刘备碍于压力,只能减免一部分。现在街坊乡野之间,都是对刘备的赞扬之声。在刘备眼中,砍掉这一二项小小的税收,微不足道。但在农民眼里,却是大大减缓了他们生活的压力。他们心中,刘备便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一时间,刘备的声望在涿县急剧攀升。而这,就是刘备以及卢毓想要达到的效果。 在主官的雷厉风行之下,下属官吏的办事速度也是超快。快近年关的时候,土地重量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而对涿县的人口,以及所从事的各行各业也是重新摸了一个底。刘备已经打定主意,只待新年过后,便宣布具体措施。而后,便是鼓足劲头,准备来年的工作了。 PS:第三更了,道人没有失言吧?那么,让推荐,点击,收藏来得更猛烈些吧!明日继续万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