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四十一章 褚燕火烧汉营 董卓兵败广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褚燕火烧汉营 董卓兵败广宗 (第1/2页)

    后面的事情,一如原来历史书上的记载。卢植进京,交廷尉。卢植不卑不亢,一一自辨。朝中诸士人清流皆上书相救。皇帝刘宏一概不论,以卢植坐失军机,使黄巾得以苟且之罪下诏狱,待平黄巾后论罪。于是以张奂原部将董卓勇武,迁董卓为东中郎将,着令即刻赴任,进攻广宗城。

    董卓是陇西临洮人,家境富裕。临洮当时是边郡,与少数民族羌人杂居。董卓的母亲便是羌人。自幼董卓养尊处优,又好武术。少年时期董卓便遍游四地,与羌族酋长等交好。董卓身体强壮,力气过人,又弓马娴熟,偏偏性格放纵任性,野蛮凶狠。当时不但乡人惧怕,连少数民族的爱好争斗的人也惧他三分。

    董卓既有威名,又以财物笼络羌人豪帅,落魄游侠,羌人等既畏董卓残暴,又感于董卓之“豪爽大方”,于是,羌人与许多无赖之徒皆愿听从董卓调遣。

    后来董卓参军,最初为羽林郎,后西凉西羌叛乱,当时清楚董卓底细的陇西地方官员便向朝庭推荐董卓,于是董卓以军司马随名将张奂征讨并州叛乱。董卓打仗悍不畏死,每次冲锋在前,是以积功一路平步青云。从广武令一直升迁到并州剌史,河东太守等职。

    此次卢植被谗,皇帝见汝南颖川等地黄巾皆灭,南阳黄巾仍是偏师,由朱隽出手对付,不足为虑。也只有张角所统领的数十万黄巾死党能让他头疼了。于是让百官举贤。选来选去,选中了西凉董卓这个屠夫。董卓“屠夫”之称号是有由来的,他从军以来,转战西北各地,大小战阵无数,他所部向来是不留俘虏,都是杀得干干净净。董屠夫之称,便是西凉外族喊出来的。董卓之名当时在西凉真的是可止小儿夜啼。皇帝刘宏一看董卓履历,好啊,就是你了!大汉不泛名将,要的就是董卓那股凶悍的劲儿。就让董卓去与张角拼个你死我活吧,皇帝心想。

    于是董卓接到调令,兴高采烈的率了亲卫,星夜直奔冀州。一路上,董卓止不住的胡思乱想。卢植那个老头儿,一介儒生,也能打仗?朝廷真的是无人了吗?打仗还是得靠我董卓这样的天下猛将啊,哈哈,皇帝,百官们,你们睁大眼睛,看我的吧!董卓不无恶意的想。

    骄兵必败,历史又一次证明,这句话没错。董卓以为,一群农民武装,能有什么战斗力?卢植搞不定张角是卢植没能力,不代表他董卓不行。于是董卓到任后,推翻卢植以前所布置的战术。围而不攻,以待粮尽?在董卓眼里,真的就是一个笑话。眼睁睁的战功就在面前,不去抢,难道真的以待天诛么?在董卓的前期带兵生涯来看,他除了进攻,就是进攻。

    进攻吧,将士们,让我董卓来带领你们夺取功名利禄,董卓一脸刚毅的站在广宗城下。指挥着北军精锐奋力攻城。

    奈何,农民军战斗力虽然不高,但广宗城的黄巾却是天下黄巾中最精锐部队。这是一群宗教狂热者,张角就是他们的神,他们的一切。他们根本就不在乎生死,不知疲劳。一个汉兵上来了,他们五个上去搏杀,二个上来了,十个上去。一群上来了,他们一涌而上,没武器就用牙齿咬,用脚踢,用头顶。用他们的生命来捍卫他们的大贤良师张角,捍卫他们的理想。

    汉兵一群群的攻上,又一群群的被赶了下来。余者不是被杀死在城内,就是化作一具具尸体从城墙上掉落下来。

    骁勇如董卓,也明白了这仗没法打。黄巾人实在太多了。几十万人挤在城里。自己汉军才有多少?五万不到。人家十比一,就可以把自己兵将全部磨光了,更何况他们守,自己攻。这太吃亏了。于是董卓在接连攻击了十来天,将士死伤无数后,下令收兵,收缩营寨,上表朝庭请求援军。这个时候,董卓隐隐有些后悔了,看来卢植是对的。自己是政府军啦,后勤无忧,只要看住黄巾,不让他们跑了,围他们一段时间,他们粮尽,自然军心大乱,到时手到擒来,可获全功。如果黄巾弃城而去,董卓那就更加喜欢。守城你黄巾人多,野战,谁可挡北军精锐?就是凶狠如外族匈奴,鲜卑等,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干得过北军。黄巾一弃城,他们死得更快。不过,仿佛张角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一直龟缩在广宗城内,闭门不出。与汉军死耗。

    黑夜,董卓正在军帐中借酒浇愁。想起军情险恶,忧心忡忡。他出征时可是夸下了海口,言黄巾不堪一击,自己定马到功成如何如何。这话说出去了,仗打成这样。唉,等着罢官降职吧。

    他这里暗自伤神,却不知道广宗城头,无数绳索垂于城外,绳索上已经是缒下无数黄巾健儿。当先一人,身高力壮,英气逼人,正是那张角幼徒褚燕,褚燕口衔大刀,溜下来后,压低声音道:“兄弟们都可齐了!”

    众人低声回答:“齐了!”

    褚燕道:“好,准备好火把,随我来,这次我等兄弟,也让汉狗尝尝苦头!”于是一行数百人,压低身子,于夜色风声中悄悄往汉营潜去。

    汉兵连续攻击广宗而城不陷,已是筋疲力尽,士气低落。当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