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褚燕火烧汉营 董卓兵败广宗 (第2/2页)
,他们更没有想到被他们打得龟缩不出的黄巾叛军居然还有胆来主动攻击他们。大帅董卓在营中袒胸露腹的喝酒,其余将士也各自回营歇息,巡逻值守的兵士也是人数稀少,无精打采。 褚燕一行人避过守卫,搬开鹿角,斩断营栅。齐发一声喊,刀枪并举,往汉军大营中杀去。汉军大乱,黑夜之中又不知敌军人数,许多将士未及披甲,便被黄巾贼迎面一刀,劈翻在地。褚燕又使人四处纵火,其时秋高气爽,草木皆枯,火仗风势,刮起数丈高的火苗。简直就是数月前皇甫嵩等火烧长社的翻版,只是角色对换了一下而已。 董卓正自昏昏沉沉,忽然营帐大开,亲卫踉跄而入,跪伏于地大喊道:“将军,大事不妙,黄巾贼子偷营,如今前营已成一片火海,满营皆乱,还请将军速速定夺。” 董卓虎躯一震,也不披甲,抢步出营,只见营寨之中漫天火光,映得天空一片火红。汉家儿郎四处奔逃,火海之中隐隐传来马嘶声,惨叫声。那是来不及逃出的兵士马匹。董卓望着火海怔怔发呆,完了,完了,黄巾贼子好狠,这一把火,汉军定然损失惨重,到时他董卓。。。。。。 身边亲兵见自家将军兀自发呆,忙呼道:“将军,我们速速逃吧?” 董卓身躯又是一震,自失神中惊醒过来,忙道:“替我披甲!”而后跨步上马,举刀大呼道:“众将士,随我来!”双腿一夹马腹,驱马便往后营闯去。 汉兵的军事素质举世无双,早先慌乱只是被攻了个措手不及,又无人出来震住场面,是以惊慌不定。如今董卓出来主持大局。于是一军皆安。众将士皆持利刃,在军官的指挥下边战边走,一路尾随董卓而去。
一夜好杀,待到天色微明,火势尽退。董卓兵退二十里,扎好营寨后与众将前来旧寨,只见满地灰烬,四处焦土。许多被烧死的士兵卷缩成一团,可见死前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人畜尸体发出剌鼻的焦臭味,侥是残暴如董卓,也不禁滴下几滴泪水。不知是缅怀死去的将士还是庆幸自己大难不死。 片刻后,董卓钢牙咬得嘎吱作响,举鞭遥指广宗城,怒骂道:“黄巾贼子,本将誓不与尔等干休!” 命令兵士收殓尸体后董卓率军回营,昨晚杀出一条血路后,清点人数,数万人马,居然折了三千多人。皆是死于慌乱与火海之中。损兵折将不说,营中诸将士又许多烧伤,这仗,是万万不能再打了。董卓无法,知道瞒也瞒不下去。便速报朝庭,言黄巾势大,自己率众猛攻,无奈敌我悬殊过大,虽阵斩万余级,但广宗仍然未克,日前被黄巾倾巢而出,趁夜偷营,火烧连营,军士折损数千,人人带伤,无力再战,衣朝庭速派援兵,以及医师药物。 董卓这一上表,朝庭震动。皇帝慌了,连董卓这个猛人都打不过张角,还损兵折将,这可如何是好?于是,忽然又想起卢植的好来。最起码卢植虽然没有打赢张角,但也没输过啊,更别说死伤数千了。皇帝心中一动,便命廷尉带上卢植。 卢植上得殿来,得知董卓兵败,长叹一声,于是便把当初自己的军事构想以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希望皇帝能听懂。刘宏听懂了,还觉得卢植这主意不错。是啊,自己三五万,人家张角三十几万,这傻子都知道蛮干不行嘛,卢植在外面坚守是对的,挖沟设寨团团围住张角也是对的,人家在城里不出来,总要吃饭的嘛,己方人少,围个一年半载,也不用担心粮草,张角就不行了,到时,轻轻松松打胜仗,还是卢尚书聪明啊,不愧是用兵高手。 忽然皇帝想起,这个用兵高手正是自己派人抓了回京,关在牢里不管不问。刘宏有些不好意思了。便忙道:“今董卓新败,望卿速出,为朕分忧。”皇帝也有皇帝的尊严,刘宏不认错,一句望卿速出,为朕分忧,其实潜台词就是我错了,你出来官复原职,帮我去打仗吧。 卢植先谢恩,然后伏首道:“卢植待罪之身,不敢领军。今有皇甫义真,连灭颖川,东郡黄巾,威震四海,可谓名将。可调皇甫嵩速至广宗,以赫赫威名镇定三军。以臣前法,黄巾指日可破!” 皇帝想了想,也是,皇甫嵩仿佛是打得不错啊,未偿一败,那就让他去吧,卢植年纪这么大了,又让他受了点委屈,估计身体也不怎么行,就让他在京城好好养养吧。朕再出点血,赐点金银财物,安慰安慰他罢了。 于是皇帝下旨,训斥了左丰一顿,骂他是中伤国之柱石,朝中大臣。最后又舍不得罚,只是罚俸三年草草了事。又替卢植尽洗清白,官复原职,仍为北中郎将,尚书仆射。赐下金钱布帛无数。最后旨发东郡皇甫嵩,命其领军北上,平定冀州张角。 董卓有点惨,东中郎将位置还没坐热,便被皇帝毫不留情的大骂一通,赶回了西凉,罢黜为戌已校尉。 董卓黯然返回西北,也许,刘宏这不留情面的一通训斥,便种下了日后董卓疯狂报复皇室的仇恨种子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