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十二章 帝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帝崩 (第1/2页)

    PS:感谢痴艳书友的大力打赏。谢谢鼓励,道人拜谢!感谢各位兄弟们的支持!

    暂且不提公孙瓒与刘虞一见面就势如水火,差点引发冲突。这一年十月,青徐二州黄巾渐有死灰复燃之势,不过刘备暂时也没有心思去把手伸到邻州去,明年皇帝就要崩了,大乱将至,怎么得也要做好迎接一切可能的准备。

    中平五年冬,阴阳家观天望气,言京师将乱,南北两宫有血光之灾。皇帝心中忧惧,便调集各地精兵至洛阳,筑坛阅兵拜将。大坛之上,十丈十二层华盖,小坛之上,九丈九层华盖,皇帝着金甲,跨骏马,立于大坛之上。而后绕场三圈检阅军队,至小坛,授武器令符与大将军何进。三军高呼万岁,声震洛阳。这是皇帝最后一次阅兵,差不多,也只有半年多点的寿命了。

    刘备在太守府,正摆酒席,大宴群臣,这一年,虽然不甚顺利,但广阳仍然颇为兴盛,百姓人人安居乐业,这与管原等人农业上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广阳绕澡河而过,管原等人向刘备报告后,以军士民夫齐心协力挖了好几条大渠,以便农时灌溉,又挖深池无数以蓄水,就算大旱之年,也不会损失过重。席间黄忠最是高兴。这一年来,他儿子黄叙在清泓的妙手之下,一天天强壮起来。脸色恢复红润不说,早就停止生长的个头又窜高了些。最喜人的消息就是,他夫人徐氏经过凋寒的一番调理,在黄忠的辛勤耕耘下,又有身孕了。这天上掉了个大馅饼,砸得黄忠是昏乎乎的。于是在对刘备感激涕零之下,连连举杯敬酒,最后的结果便是被诸人灌得酩酊大醉。

    在一派欢声笑语中,中平五年悄然而逝。

    中平六年(西历189年)春二月。率众对着陈仓狂攻滥打了好几个月的王国累了,投入这么多兄弟,陈仓仍然伫立,军营之间,已经是怨声载道了。王国知道,必须要找到个新目标,否则,军心一变,自己可就惨了。于是率了疲惫不堪的大军退去,解了陈仓之围。王国却不知道,自己背后还吊着一支足以让他送命的汉军。

    皇甫嵩看见王国率军撤退,当下便下令众将统领各部人马,衔尾追击王国。董卓上次被皇甫嵩堵了下,这次可能是想扳回一城,于是又说话了:“将军不可,兵法上面说,穷寇莫迫,归众勿追!他们跑了就算了,我们解了陈仓之围,也算是功劳到手了!”

    皇甫嵩不识趣,又把董卓驳得话都说不出来:“你又说错啦!早先我不打王国,是躲避他的锋芒。现在打他,是趁他衰弱的时候。现在王国之军疲惫不堪,并不是归众。并且王国大军围城数月而不克,现在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军形散乱,并不是穷寇。而我们以逸待劳,以整击乱,哪里还有不胜的道理?”

    说完不理董卓,自顾自下令进攻王国。结果王国根本就没有防备还有汉军来攻击他。西凉叛兵大乱,各自溃散。皇甫嵩阵斩一万余人,降者不计其数。王国等头领在亲兵的拼士护卫下狼狈而逃。若不是董卓不配合,只怕抓住王国也不一定呢!

    董卓为皇甫嵩后援,却在大战结束后才姗姗来迟。董卓到后,却发现情况与自己想的不一样,原来却是皇甫嵩大获全胜。到手的功劳跑了,董卓羞愧不已,却又对皇甫嵩大为愤恨,觉得皇甫嵩屡次驳他面子让他难堪。于是董卓心中暗恨。

    王国韩遂边章马腾等亡命逃窜,到得一处安全所在后。总结及批斗大会开始了。会议一致对王国的指挥能力表示严重的怀疑,对王国所犯的差点葬送革命队伍的行径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会议最后剥夺了王国政治权利终身,并罢免了王国一切大小职务。并判处王国死刑,由韩遂亲自送王国上路见阎王。而后韩遂边章几个,个个都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之辈,都争着要当老大。脸红脖子粗的吵了几天没结果,在大帐里不知道谁先动手掀了案几,结果几个武夫一生气,率了本部各自打了起来。残军更是逃的逃,死的死,溃散无数。从此这股反叛势力便开始衰弱下来。

    再说那刘虞,自到渔阳安顿下来后,便派了使者到乌桓部落去,伶牙俐齿的使者说得天花乱坠,乌桓人在知晓利害后,一脸崇敬的又去禀告丘力居。丘力居等大小首领一听刘虞回来了,想起昔年刘虞为幽州刺史时所施仁政。觉得与刘虞和平共处不是什么大问题。感念刘虞仁义恩德之下,一个个便欲罢兵,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又听刘虞出重金购买张纯张举的首级。丘力居心动了。既然自己不准备帮张纯张举了,那么就借他二人的头,去讨好刘虞吧。还有赏金拿,简直就是一举两得啊,反正背义杀人这档子事,他们乌桓人也不止第一次做了,而且还做得挺顺溜。

    张纯张举闻得风声,连骂丘力居白眼狼的时间都没有,便匆匆率了亲信逃往塞外,麾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