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新大同城 (第1/2页)
此时,刘备问起,却是让这帮人好一阵sao动,片刻的左推右搡后,一位眉目俊朗的青年站了出来,向刘备躬身道:“将军,平城赵亮,见过将军!” 王横见是赵亮,嘴上欲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不是时候,便又咽了回去。刘备双手虚扶,道:“赵公子,尔等一路尾随,可是有事欲告之于我么?”又意味深长的盯了王横一眼,似笑非笑的道:“本官向来公正,吾之名声料想尔等也有所耳闻,尔等若有不如意之事,王大人不能决,尽可说来听之。” 刘备却不会以为这些人会有什么事情对王横不满意或者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向他这位平城最高权力掌管者提什么要求,若这样,也太低估王横和他了。 果然,赵亮直起身后,却是唯唯诺诺,面红耳赤,半天后憋了一句出来:“久闻大人仁义之名,我等欲代表平城父老设宴宴请大人,不知大人可否答应?” 此言一出,王横眉毛一挑,刘备哦了一声,饶有兴趣的看着赵亮,赵亮见刘备目光如炬,气势如山,当下有些挡不住,便忙一擦额头上面的汗滴,苦笑道:“大人还请恕罪。我等一路跟随王大人,却是如此如此。。。。。。” 原来,刘备军马初至,王横以为刘备志不在平城,大军聚集于平城之下,想来每日粮草之消耗也会让刘备不久退却,便欲死守。这也是王横想当然了,他自然不知道刘备欲征战天下,幽州这几年却是到处购粮,而幽州这些年在刘备的好生治理下,也是年年丰收,家有余粮。这些粮食全部成了刘备的战争储备。这十万人马,就是围个平城一年半载的,刘备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而以赵家为首之平城百姓,这几年来好不容易休生养息,少见战事,却是再也不愿意大动干戈了。尤其是赵家,这总共才过几年太平日子呀?赵老太爷垂垂老矣,两个可爱的侄儿却又是黄发垂髫,老的老少的少,成年的青壮就赵亮一人,以一己之力维系数百年传承之勿断,可想赵亮压力有多大。所以,赵亮在得知城外的是刘备兵马后,便联系了一帮怕死鬼,天天在县衙门口伫着,给王横施加压力。欲让王横献城降刘备。 拢共平城也就这么点人,赵,李,陈这几家领头的,又个个有民爵在身,都是在平城中扎根百年以上的家族,对平城百姓影响颇深,王横刚来平城时也是借助了不少他们的力量。若是一味强硬,真与这些人撕破脸了,平城便可真的没王横什么事了,要知道,这平城的守城兵,一大半都是这几家出的人。这内外夹逼之下,王横无法,便只好有条件迎刘备入城了。 赵亮是个厚道的小青年,自己带头逼得平日里深得自己和百姓好感的王县长狼狈不堪,心里头很是过意不去。这王横在赵亮与诸百姓心中,那是实打实的一个好官。赵亮担心王横早先拒不开城惹怒了刘备,怕刘备会为难王横,于是在去刘备军营立盟时,赵亮便鼓动诸人,一起去为王横助威。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想让刘备继续让王横当平城县长,毕竟王横在平城这么多年,大家打交道也熟了,而且,在王横的领导下,平城的发展毕竟还是很不错的,不是么?要是刘备进城,免了王横的官,任命一个大家都不熟悉的县长,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了,最可怕的是,不知道新的县长,会把平城的将来带向何方?于是,赵亮迅速与诸地主豪强达成一致,就是一切以平城的稳定为目的。要是刘备要免掉王横,那么大家就拒理力争,想那刘备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这样,不管结果如何,也算是对得起王横了。 谁曾想,刘备居然在与王横签约的时候,告诉王横,让他继续担任平城县长,平城一切如故。赵亮等人听在耳中,虽然自己等人的目的落空,心中却仍然是欣喜不已,对刘备,更是赞赏不已,心里面却是隐隐约约的觉得,或许,这次迎接刘备入平城,是真的对了。 刘备听完,面如平镜让人看不出什么,心中却是有些惊讶,这王横,看来在平城百姓中的口碑却是甚好。如今这个烂摊子,能在百姓心中有如此份量的官员不多了,嗯,此人可大用,一定要不惜手段拉拢。刘备心中对王横的评价迅速调高了一档。 当下刘备又问赵亮:“若果我真免了克定之职,尔等真欲如何?”这句话,问得有点难度了,就看赵亮如何回答了。 王横和平城诸父老都是一脸紧张的看着赵亮,心中都想,这小子可别乱说话啊。虽然刘备目前表现得挺无害,但怎么说人家也是二千石的大员,麾下千军万马,生杀予夺的人物。万一人家不开心,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