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新大同城 (第2/2页)
然不至于挥手间人头落地,但给点苦头给自己吃,那是避免不了的。 赵亮毫不迟疑的答道:“将军不会免王大人职的!” 刘备见赵亮回得果断,觉得好奇,便问道:“却是为何?” 赵亮道:“草民久闻大人之名,大人在幽州遍施仁政,求贤若渴,各路豪杰才俊竞相依附。可见大人爱才之心。如今王大人在平城所作所为,料想大人已经心中有数。像王大人此等人物,正好替大人分忧,大人又怎会将王大人解职?” 刘备听完,仰天哈哈大笑:“不错,不错!见识不凡,可有兴趣随我从军?” 刘备此言一出,无数目光落在赵亮身上,都是嫉妒无比,心想这小子走****运了,跟在刘大人身边,哪怕是当个亲兵,日后只怕也是前途无量啊。哪知赵亮想都没想,便摇头拒绝了:“多谢大人美意!赵亮自知才薄德浅,怎堪入大人之眼?况亮上有老父,下有幼侄,实不忍背弃,待日后侄儿成人,大人如仍肯收留,赵亮愿投奔大人,替大人牵马坠蹬,效犬马之劳!” 众人哗然,刘备也是一时愕然,自己见这小子伶牙俐齿,突然动了爱才之念,想带着好好培养下,想不到,居然被他直接拒绝了。虽然赵亮话说得好听,但仍然让刘备心里有些不舒服。想想多少年没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思了,而如今,这小小的平城,他堂堂幽州牧,左将军,想抬举一介草民,却被人干脆利落的拒绝了,颜面何存? 刘备正欲发怒,却又想道,自己早先也是布衣一个,因缘际会之下,方才有了此番成就。英雄莫问出处,市井之间,多有豪杰异人。也罢,人各有志,便不强求了。当下便深呼吸一下,把一腔怒火化作无形,而后淡然一笑,道:“即然如此,那便算啦!” 众人还以为赵亮这小子要倒霉,谁曾想刘备却是不把这事当一回事,淡然处之,轻轻放过。众人不禁心中暗想,毕竟是大人物,胸襟非常人可比。只有王横知道,越是身居高位,越把脸面看得重。三公九卿之间,为了点小事脸红脖子粗暗里捅刀子的人大有人在。前番刘备让王横留任平城县长,王横以为刘备收买人心,现在这一番,却是大为佩服刘备的人格魅力了。
不过,王横有意为赵亮解释。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方才赵亮在刘备面前,不着痕迹的夸他王横是俊杰,他王横也不愿赵亮在刘备心中落下什么不好的印象,要知道,对于赵家,王横心中还是很有敬意的。当下便上前一步,躬身向刘备沉声道:“大人!赵家满门忠烈,赵亮从父,亲兄多人战死边郡,偌大赵家只剩下老父与兄长所遗二子,大人欲施恩泽于赵亮,乃大恩也,奈何赵家壮男只剩下赵亮一人,须臾不得远离,还请大人见谅!” 刘备耸然动容,却是不及细问,忙看向赵亮,却只见赵亮已是虎目噙泪,悲痛欲绝,而身后诸人,也是摇头叹息不已。典韦关羽张飞等人听得真切,也颇为震动,这赵亮诸父兄皆死,独遗老弱与他一人,想来过得也甚为悲苦。 刘备长叹一声,走近前去,拍了拍赵亮肩膀,道:“我大汉以孝立国,尔从父与诸兄战死沙场,报效君王;尔心怀老父幼侄,不为富贵所动,皆乃孝悌之人,不错,不错!想不到我大汉边地小城,有爱民如子的好官,也有孝行着著的子民!” 刘备双目闭了一下又睁开,而后朗声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刘备自束发读书明志以来,便以此为目的,欲辅佐天子,共建这理想社会,奈何人力有时尽,大汉国势日颓,我穷十数年之力,也只是保幽州一境无事而已。 当今天下,群雄崛起,各怀心思。为私利而动刀兵者数不胜数,刘备心如死灰久矣,料想不到,今日在平城,仍见得如此人物,甚喜,甚喜!” 顿得一顿,又道:“王横爱恤民力,治理有方,赵亮实诚君子,孝行可嘉,各赏金十斤,布百匹,以为勉励。另,改平城为大同,今晚设宴,与诸君痛饮!” 待王横与赵亮率诸父老拜谢后,刘备一挥手,道:“本官有些乏了,尔等先退下罢!” 诸人自行退却不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