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青训营教父_第一百零一章 借鸡下蛋(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借鸡下蛋(三) (第2/2页)

然是德语,但他却有一种一个字都听不懂的感觉。

    首先是一些硬性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的,李响一概不要,没有任何可以回转的余地。

    年龄必须在14周岁以下,超过14岁的一律免谈,而且李响还特别关照了乌维,千万不要弄那套改年龄的把戏糊弄他,否则他一毛钱都拿不到。

    只此一个细节,乌维就知道这个中国人非常了解中国足球,“人傻钱多速来”那一套肯定是不太可能了。

    竞技体育中,关于年龄的猫腻有很多,中国足球人也喜欢做这件事。说简单一点,就是功利心理在作怪,把球员的年龄改小一点,然后让他们参加低年龄组别的比赛,取得好成绩。

    虽然球员本身能力不行,但在低年龄段的比赛中,以大打小的优势实在是很明显。尤其是足球这种高频率身体接触、强度很大的直接对抗类运动更是如此。

    当然,话说回来,倒不是运动员自己无聊要改自己的年龄。作为俱乐部、省市队的一种“财产”,他们肩负着某种使命,于是……不想改也要改。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再想一想为什么很多国内足球运动员30岁左右就退役,或许就很容易理解了。一方面,他们的竞技状态确实保持的不好,训练和生活都不像世界先进水平国家运动员那么科学;另一方面,有些人资料上是一个岁数,实际年龄却是另一个岁数,但资料可以骗人,身体却不会骗人。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人,别那么极端,但这个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不只足球一个领域。就说这么多,我也没有真凭实据,更不能举例。信则有,不信则无,勿喷。不怕喷,怕的是喷多了,有些东西出现的太多,书被和谐掉,得不偿失。)

    这些东西对国内足球人不是秘密,但对一个在德国长大的中国人来说,想要知道的那么清楚也不容易。就是凭借这一点,乌维马上就意识到这个中国人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很多“小把戏”肯定是玩不转的。

    话说回来,至于为什么要把年龄卡的这么死,李响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之前的中国之行,让他彻底明白了自己要做的工作有多么艰难,他的敌人实力之强大,绝对远超他的预期。

    不过他也不是一点优势没有,孑然一身、德国职业足球主教练、有钱、背后有一家俱乐部、日益增加的影响力等等这些,都可以算是他赢得胜利的筹码。但现在他还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实力。

    这个所谓的实力,不是他作为一名教练员的实力,而是他可以用来和那些敌人抗争的实力。

    说白了,他需要一支被自己完全掌控的球队,一批绝对效忠于自己的球员。这些球员和中国足球唯一的关系就是他们是中国人,代表中国比赛。

    除此之外,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当是独立于中国足球之外的。而他李响,就是这些球员精神和信仰上的“教父”,拥有生杀予夺的一切权利。

    虽然这个“教父”的比喻有点夸张,但李响知道,如果不能绝对控制这批球员,那把他们带到德国来培养,只是做无用功而已。他们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和那些中国足球历史上的“XX一代”一样,难以避免走向没落的终点。

    所以,为了达到绝对控制这帮球员的效果和目的,李响必须等,而且要等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从球员的身心角度考虑,14岁以上已经可以算半个成年人,再想左右他们的思想,太难。从技战术角度考虑,14岁以上的中国球员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李响最重视的基本功问题,即使通过德国的青训系统也无法弥补。

    “14岁以下?我能问原因吗?还有……”这笔生意不好做,乌维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

    李响曾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太清楚乌维的意思了:“别担心,对于球探的工作我也有所了解。转入亚洲地区的未成年球员,你能抽取的佣金不多。但那是特指数量为一个两个的情况,如果我告诉你我需要的球员数量,我相信你就不会嫌这笔生意太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