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借鸡下蛋(四) (第1/2页)
“多少?”乌维几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反应,他刚才正是在担心这个问题。 转会几个小毛孩子,他能挣多少钱?绝对不如运作几个成年球员赚的多。成年球员的转会,他能直接从合同中按百分比抽取佣金,而法兰克福俱乐部不可能和这些小孩签正式的球员合同。 “从现在开始的第一个半年,30个!之后以自然年为周期,每个周期都不会低于这个数字,最少会持续两到三个周期。”李响大大方方的把自己的计划公布出来。 “那就是60到100个?天啊,李先生,我无意冒犯,但您确定自己不是在开玩笑吗?从来没有哪一家德国俱乐部,不,从来没有任何一家足球俱乐部从一个国家招入如此多的未成年球员!” “等你带人来之后,我付给你钱的时候,你就知道是不是开玩笑了。”曾经的合资公司经理身份,这个时候帮助李响在谈判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了解生意人的心理。 “我要合同。” “没有合同,而且要尽可能的低调。” “没有合同,我无法做任何事。” “那么抱歉,耽误您的时间了。这些球员的资料可以留在这里,我亲自送您出去。” 乌维沉默,坐在椅子上没有动地方,这笔生意的第一个关键点终于出现。 “李先生,无意冒犯,我并非是在怀疑您在俱乐部中的地位,但是请允许我再确认一次,这不是5个、10个,而是30个,这也不是中国足协、俱乐部、公司出钱,而是您本人和法兰克福负责,请问,是这样吗?” “我也再一次的告诉你,就是这样。”李响当然是先斩后奏,到目前为止,他也只是和青训营的莫里斯交流过。至于详细的计划书,董事会的报备、莉莉丝和玛曼迪达那里的解释……所有的工作都还没有做。 李响这一次非常不专业,在牵扯到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时,还是没有保持绝对的冷静,这样武断的做法或许会给他带来大麻烦。 “好吧,你赢了。但我不可能一次性就带来30个人,我只能一次几个,甚至一次一个的带来。”乌维很狡猾,没有合同的情况下一次性把人都送来,他脑子没坏。 “很好!我的要求恰恰就是每次不超过三个人。这些是细节问题,我们稍候再谈,现在可以继续让我提要求了吗?”李响再次坐下,这笔生意可以继续了。 第一个要求是年龄不能超过14周岁,第二个要求更有中国特色——归属权。 李响希望这些孩子在来德国之前,已经完全和他们原来所属的俱乐部、省市队等组织撇清关系。直白一点,李响要的是和中国足球没有任何关系的球员。 比方说之前在崇明岛看到的那些小球员,很遗憾,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已经不可能拥有来德国的机会了。因为他们是根宝的财产、SH的财产,他们身上可能已经有了某种依附关系,想要彻底剪断,不可能。 当然,这样的要求是一把双刃剑。要知道这个时期,中国可选择的青少年球员数量已经不多,02年之后这个数字还会直线下降,再把和中国足球紧紧连在一起的孩子去掉……这个可以选择的基数太小了。 “李先生,这件事我可以做到。但是……有些中国的情况你可能不太……”乌维欲言又止,他还想试探一下李响。 李响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说下去:“钱!对吗?我明白,在国内办事,需要钱,尤其是牵涉到这些体制、组织关系问题时,很麻烦。放心,我心里有数。我会支付一笔额外的佣金给你。但是,这笔钱是私人的,是不能公开的,甚至可以说是违法的,而且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承认。” 李响再一次证明了他完全懂中国的环境,乌维这一次是彻底服气了,想要黑一笔肯定是不太可能,只能当做一般的生意来做。 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下的,乌维接着说到:“李先生,您想多了。我不是问钱,我的意思是,如果按照您的要求选人,基数太小,会很困难,而且很多有天赋的孩子最终无法到德国来。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李响当然不会点破,他面前的这个“中国通”也学会了中国人的爱面子。 “没关系,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第一是年龄,第二是归属,第三才是对小球员能力的要求。 李响告诉乌维,他要的球员有天赋最好,但天赋不是最重要的选材标准,他最看重的是基本功和兴趣。 基本功不用解释,这是李响个人足球理论的精髓所在。只要有基本功,就有了可以“锻造成好钢”的基础;而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就是“炼钢”过程中最好的催化剂。 基本功扎实,再加上一定的兴趣,这样的球员最后练出来,可能不会成为世界球星。但经过法兰克福青训营的加工和李响的打磨,最起码可以达到欧洲二流联赛主力的水平,而一旦有了一批这样的人……况且,万一要是真出了一两个球星呢?国际足坛踢到成年队之后才成为球星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说,有基本功和兴趣就足够了,再要求有天赋不现实。 毕竟此时的李响还没有狂妄到要夺取世界杯的地步,他现阶段的目标是让这些球员将来可以踢上欧洲联赛,可以在亚洲杯中和日韩掰掰手腕,可以帮助中国队把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变成一种常态。 李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所有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