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术资料 (第5/6页)
div id='gc2' class='gcontent2'> 八卦神掌落神州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其后学深研其理,充实其技。尤其是第二代宗师,尹福、程廷华、樊志涌、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梁振普、史继栋、刘宝贞等,充实完善八卦掌技艺,自然贯通,形成不同风格,使八卦掌在神州大地上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董海川的各个弟子都是带艺投师的,董海川因材施教,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八卦掌流派。八卦掌各个流派支系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突出的个性特色。 现已形成的主要流派有:尹福所传的尹氏八卦掌,程廷华所传的程氏八卦掌,史继栋所传的史氏八卦掌,樊志涌所传的樊氏八卦掌,梁振圃所传的梁氏八卦掌,宋长荣、宋永祥所传的宋氏八卦掌,刘宝珍所传的刘氏八卦掌,还有刘凤春秘传的刘氏八卦掌及张占魁所传的形意八卦掌等。 ■尹福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因身长体瘦,人称“瘦尹”。河北省冀县人,幼年来京,居朝阳门(齐化门)吉市口,以卖烧饼油条为业。尹派八卦掌其掌法特点是屈腿蹚泥,以自然步走转,步子小,趋于急行,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多穿点,动作刚猛,以冷、弹、脆、快、硬见长。重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形似牛舌,故名“牛舌掌”。四指并拢,拇指内扣。出手冷脆快,富弹抖力,掌的运用轨迹接近直线,走自然步,趋于急行,以足碾地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身行变化简捷明快。 ■程廷华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程派八卦掌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刚柔相济,善摆扣步,以推、托、带、领、搬、扣、劈、进见长,螺旋力层出不穷,拧裹劲变化万千。程氏八卦掌以“龙形掌”为基本掌型,该掌形虎口撑圆,拇指外张,四指内抱,食指上顶。掌式的运转曲线圆活,弧度较大,千回百折,形成螺旋,步行屈腿如蹚泥,用摆扣步进行身形转换,多双摆双扣,运作舒展大方,其风格为大开大合。走转拧翻,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圈中有圈,层层不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游身八卦掌”。 ■史计栋:史派八卦掌创始人 先生姓史讳计栋,字振邦,行六,人皆以史六称之,河北冀县小寨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卒于宣统元年(公元一九0九年),享年七十三岁。性廉而善辞令,与人无争,里人有纠纷,得一言辄解。在京师经营木业,开设义和木厂于东城,同业中劳资有争议,常被邀请为调解人,由先生居间仲裁,双方咸感满意,而争议息。 先生幼拜谭腿名家、当时人称铁腿秦凤仪学武术,锻炼刻苦勤奋,家离师寓约十里,来去途中踢腿不停,凡数年尽得师传。后尹福亦从秦学,二人切磋钻研,相处颇为投机。秦殁后,尹重拜八卦掌大师董公海川门下,后史先生知其事,亦投入董公门墙。尹因先入董门为大弟子,马维祺次之,先生添列第三,艺名史立卿。当时董公以拳勇显名于京师。号称“八卦派”,其术变化多端,尤以步法转换莫测奇妙,誉満九城。京师内外,及各地武术专家慕名来访者实繁有徒,然卒未有能出其右者。肃王曾赐匾,题为“大清一人”。 先生在董公门下,学习益勤奋,苦心钻研,行走时步型臀低于膝,不间寒暑,常练至汗出如渗,滴下粘稠如球状,技益精进,尤擅腿法,发腿击人,常出人意外,防不胜防。武林人士缄以“贼腿史六”誉之,师兄弟辈皆折服赞赏,董公深爱之,并其妻为义女。史先生谨请董公迎养到家,躬亲侍奉,殷勤热忱,情逾亲婿,董公感其义,倾艺悉授之。董公逝世,先生为之处理后事,营丧葬,立碑志记。 先生每晨至东城脚下,以身向城壁撞击。数十年不间断,家藏弹弓一张,悬诸梁上,用时身取下,以弹丸击物,发无不中。京师附近某地,强盗据山为寨,掠夺行旅,劫财害命,地方官无法缉获,先生应邀协助缉捕,擒获其魁首十一人,荡平山寨,为民除害,清政府赏授六品顶戴,声名大震,一日有砂手名家来访,先生率众弟子迎候于门,导之入室,门旁有极碑,某故眩其技,以掌抚碑,行于后者趋前亟视之,砖尽碎裂。既之,互通问候,某请较技,先生命学生杨荣本出场,杨应声出,恭手致敬,各立门户,某以拳进,杨稍撤避其锋,某再进,杨摆步旋转俯身以后蹬腿应之。某踉跄跌出丈余,仆倒于地。先生急命人扶起,某羞惭而去。事后见者告先生以极碑事。先生曰,砂掌等功,学以增重打击力,以及自身可以抗痛,有其作用,若不仗技艺经用之以取胜,未必尽能如意。先生与人角赛事甚多,不胜心述。 宣统元年生生突患急症,病危时弟子伴送乘火车回原籍,当时医药不及现代,未能挽救逝世。无子,以兄子为嗣,葬之日,来吊唁者数千人,盛极一时,当其未病时,国人惩于外侮,武术界人士拟于天津等创武术会,以增强人民体质,挽救民族衰弱,先生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其事,介绍其友人及门徒入会,虽因种种关系未能成立,其爱国热忱,令人敬佩。 先生授艺,首重武德,一再谆谆教诲,要求极严,所传技艺,有:八卦六十四拳掌法、腿法多种与各种器械,北京弟子中,著名者有:韩福顺、张德修(善亭)、于庆进、杨荣本。寿山等。因先生当时住在东城,被称为八卦掌东城派。 史氏八卦掌出掌为“钩镰手”,食指、中指二指并拢,虎口撑开,其余二指内抱微屈。步法有蹚泥步和鸡形步两种。讲究五形五势,八字八法,尤善腿法,因此其八卦掌步法和腿法更加快捷、巧妙。 ■宫宝田 宫宝田,字少滦,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生于现乳山市马石店镇青山村。十三岁时去北京元亨利堆房(米行)学徒,堆房老板正黄旗龙票,将米专供各王府食用。宫宝田经常往王府送米,得以认识正在王府护院的董海川得意弟子尹福。尹福经多次观察考究,认定宝田是习练八卦掌的难得之才,遂领宝田去拜见老师董海川。这是宫宝田第一次拜见师祖董海川,董海川握住他的手上下端详,连声说:“难得,难得!”再三叮嘱尹福着意培养。从此,宫宝田便辞去米行差事,行了拜师礼,做了尹福的徒弟。 尹福对宫宝田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