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安康_第五十九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第2/2页)

自愿的。这就叫做奇货可居……”说到这,她不由笑了,什么“奇货”,只不过她一时兴起,随意按了印象中的盛装红酒的高脚杯子的样式画了下来,让李兴旺的土窑烧制出来而已,不想竟卖了这么好的价钱。

    想到刚才那个情景,两个穿金戴银,浑身绫罗绸缎的富家小姐,打得跟两个疯婆子一般,她就忍不住想笑,实在太精彩了,她在这个异时空里生活了这么久,还没有见到过么滑稽的场面呢。

    她再次把目光投向小六,这个小厮虽说只有十五六岁,但聪明机灵,熟谙生意之道,懂得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日后必成大器。

    几十年后,已成为扬州城陶瓷行行会会长的小六,永远不会忘记,几十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有着近百平米的明记陶瓷店内,一个十四岁的姑娘端坐于靠窗的那个位置上,明艳的脸上含着微微笑意,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他,然后轻启朱唇,转向明秋梧道:“明公子,把小六提升为明记陶瓷的大掌柜。”

    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云覆雨的变化,开始走上了新的轨道。

    苏文清含笑打开梨花木盒子,柔软的绸子下,一只晶莹剔透的白玉酒壶,八只高脚的同样晶莹剔透的白玉酒杯,排列整齐,煞是好看。

    这些酒壶酒杯都是用一种极具通透性的、品质优良的祁连山玉与武山鸳鸯玉精雕细琢而成。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尤为月光下对饮,杯内明若水,似有奇异光彩。因此又名叫做“夜光杯”。

    苏文清用手轻抚杯子边缘,触手冰凉,果然是用上好的玉石打制而成的。心下对李兴旺暗暗称赞,自己只不过画了一个样子,再加上一些注解而已,而李兴旺竟能参得透,做出来的东西与她想像中的茶器不离十,真是难得。

    “苏姑娘,你真的打算用这套杯子招呼贵客?”苏文清沉思的功夫,小六又挨了过来。

    苏文清点点头。

    “苏姑娘,这套杯子用过又后,可不可以还给我?”小六搔搔脑袋,吞吞吐吐地说。

    “小六,你要这些用过的杯子做什么?”张二花纳闷道,哪有用过的杯子再还回去出售的道理?况且,对于这套杯子,她们又不是出不起价钱。

    “二花姐,我可没有那个意思。”小六一看张二花的神情,就知道她误会了,赶忙解释道,“我绝对没有丝毫其他的意思。我是想,等这套茶具让贵客用过之后,我们就把它供奉起来,做为我们明记陶瓷店的镇店之宝。”小六嘿嘿笑道。

    “没问题,到时我们一定还回来。”苏文清笑道,原来小六的心思和苏氏林氏都是一样的,借此做做活广告,打响招牌啊。

    “小清,你打算用这套白玉杯招呼小公主吗”回去的路上,张二花好奇地问道,“到底用来做什么的,盛茶水的吗?”

    苏文清摇摇头,轻轻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

    张二花顿时醒悟:“啊,我明白了,招呼贵客当然不能用粗俗的东西,用这美丽的杯子,盛装那西域运来的美酒佳酿,最好不过。”她望着苏文清嘻嘻笑道,“小清,我猜得对不对?”

    苏文清笑着揽住她的肩膀,“知我者,莫若二花姐也”

    ***

    回去的路上,张二花驾了马车,特地绕到“衣锦阁”去看一下。

    如今的“衣锦阁”,人声吵杂,几个姑娘婆子们在里面一边忙着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想必就是李大叔请来的李家的妯娌姑嫂了。苏文清暗暗摇头,人常言,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看来,这话不假,她们忙个不停,嘴巴也停不下来。

    “衣锦阁”旁边有一个小铺面,是街头李记油炸豆付坊的。由于面积太小,一直赁不出去。苏文清与张二花找到李记豆付坊,花了些银子赁了下来,接着找到当地的搞泥水工的,约好第二天一大早动工。

    等把这些事情办妥,回到苏氏蘑菇园时,天色开始暗了下来。

    苏文清一推开正厅的门时,不由吓了一大跳,厅子里,整整齐齐坐了十几个人,有专编竹篾起家、开个卖柳条箩筐、竹篾簸箕的林老头;有专门打造铁盆铜盆,铁锅铁铲的何大伯;有卖日杂的崔大婶子……在她跨进厅里的地一瞬那,齐齐抬起头来,把殷切热烈的目光齐刷刷地向她投射过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