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二公子要退婚事 (第1/2页)
呼延二公子没有惊讶,也没有刻意的回避,他唇边含着笑意,笑得自然:“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种蘑菇,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吃起来真的特别的香甜……李公公你要不要尝一尝?今晚的晚膳我让人摘些去……” 李得正看了他许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伸出手来,拍拍他日益宽阔的肩膀:“玉儿,你长大了,你真的长大了。” 南昭王府大公子大婚,皇上下了诏书,普天同庆。据说那天,清幽的西湖湖畔人来人往,热闹胜过扬州城里任何一个庙会。 皇上亲临扬州,亲自做了主婚人。大婚三天之后,新郎官奔赴边关。扬州街坊市井仍在津津乐道这一桩喜事,说这一对人儿真是郎才女貌,绝佳的一对…… 苏文清一大早就被外面闹哄哄的声音吵醒。刚开始的时候声音悉悉碎碎似有人在悄声议论着,然后声音越来越大,苏文清再也睡不着,于是干脆翻身起来,掀开窗帘朝下面望去。 苏氏蘑菇园门前的那条路上,汇聚了好些人,有张二婆子,李大妈,蔡婶子,还有蓬头乱发从屋里探出半个脑袋的叶家媳妇。 “怎么回事,一大早的瞎吵什么呀?”叶家媳妇是个快嘴的,伸手捋了一下乱发,忿忿道。 蔡婶子手上挽了一个竹篮子,里面装了一些菜,脚上的布鞋沾有一些泥泞,显然刚从地里回来。她正在和张二婆子,李大妈她们说着话,见叶家媳妇问起,便转了头,笑道:“是好事。” “皇太后的外孙大喜,皇上下了旨,今年之后的三年内,赋税减两成。这府衙里的差役一大早就挨家挨户地通知了,这不是好事是什么?”李大妈笑眯眯道。 “今天地里的收成还可以,多出了一些,如今减了赋税,我那三儿上书塾的费用也有着落了。”张二婆子拍拍胸口,吁了口气。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事情,看来这皇家要多办几件喜事才好,那我们老百姓就活得舒坦了。”叶家媳妇嘀咕一句,又把脑袋缩回去睡觉了。 早饭的时候,苏氏果然谈起了这件一大早就轰动了小莲子庄的新闻:“账税减两成,这笔帐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当今圣上也算体恤民情。” 苏文清不置可否地笑笑:“如今战争连连,苛捐杂税甚重,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很清苦,如今减赋,也算是替老百姓着想,嗯,是个有道明君。” “那个南昭王府大公子,年方十七,长得一表人才,行事非常稳重,又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与小惠倒是挺相配的。”苏文清赞道,好朋友有个好归宿,她也跟着高兴。 “十七?”苏氏似有所动,“年纪轻轻就是大将军,前途不可限量。” “听说是南昭王爷的私生子,”苏文清开始八卦起来,“这是南昭王府上下人皆尽知的秘密,不过,”她有些迷茫,对于他,她总有些奇怪的感觉,“我总好像觉得他很亲切,好像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一般……” 苏氏失笑:“我们这些人家,哪里能见着那些达官贵人?” 苏文清也笑:“是啊,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有这种奇怪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认识了好久似的,那种感觉,就像,就像见着亲人一般,有点像哥哥的感觉……” 苏氏正色道:“幸好他不是你哥哥。” 苏文清愕然:“娘,为什么?” 苏氏神色有些严肃:“如果他是你哥哥,娶了岑相国……的女儿,娶了当今岑贵妃的表妹,我一定将他扫地出门,不认这个儿子。” 苏文清有些失笑,她知道苏氏为人清高,平日里最恨那些贪图荣华富贵之人:“娘,这是皇上赐婚,又不是贪慕虚荣,攀龙附凤,两个人互相喜欢对方,哪里还计较什么门第观念呢?” 苏氏看看女儿,没有再说话,怔了一会,有些失神。 苏文清依旧每隔一段时间把蘑菇送进南昭王府里,顺便跟岑思惠说说话。自嫁入南昭王府之后,岑思惠进出也没有那么自由。南昭王妃犹爱吃新鲜的蘑菇汤,苏文清专拣一些伞大rou厚香味浓郁的新鲜蘑菇送过去,讨南昭王妃的欢心,希望她对自己的好朋友好一些。 有时,在南昭王府雕梁画栋的曲廊里,会遇到呼延二公子,远远的,两人相视一笑,心意各明。 自南北蘑菇局面打开之后,张二花对呼延二公子的态度好了很多,看向他的眼神少了些许敌意,多了一些宽容与理解。私下里,她对苏文清说:“小清,我觉得你很幸运,有那么多关心你的人,还有那么几个肯为你舍命的人。” 苏文清笑笑,知道她说的是谁。 岁月悠悠,一下子滑过去三个月。 这个时候的漠北,雪花开始飘飞。前方战线再次传来大捷,宋军终于寻了一个机会,烧了匈奴的粮草,断了敌军的供给,饿了三天三夜的敌军终于丢盔弃甲,灰溜溜地缩回他们来时的地方。 朝堂也发生了巨变,庞太师通敌叛国,罪证确凿,被下了刑部天帘;皇上下旨抄了太师府,所有搜罗所得的财物全部归公;全部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