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女诸葛_第二十七章 秣马厉兵整旗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秣马厉兵整旗鼓 (第1/2页)

    这一日,宇文邕上朝,群臣奏事完毕。

    王轨在一旁道:“陛下,杨素又上表要求朝廷为其父朝廷追封!”

    “这事我不是说过了,不准!”宇文邕不耐烦道。

    “可杨素已经连续七次上表了,臣也不胜其烦!”王轨无可奈何道。

    宇文邕脸上显出怒容:“宇文护执掌朝政时,杨素就被宇文护所重用,朕只是将他罢官,并未重罚,可这厮却反复纠缠,真难道真以为朕不敢杀他吗?传旨,速将杨素下入套牢,三日后拉出去斩首!”

    ……

    此时,张若灵与高颖相谈正欢。

    高颖之父高宾曾在北齐为官,因避谗而投奔北周,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引其为僚佐,并赐姓独孤氏。后独孤信被诛杀,其家人被发配蜀地。独孤伽罗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故而杨坚与独孤伽罗对高颖颇为熟识。

    高颖少年聪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当初,在孩童时,家有一棵柳树,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车盖。乡里的老年人说:“这家要出大贵人。”

    高宾死后,高颖便从了军,做了郭绪的侍从。

    郭绪是齐国公宇文宪的记室,有一次郭绪让高颖送一件公文,高颖随便一翻,嘴里咕哝着:“这个典故用错了。”

    郭绪一惊:“这个武人能懂什么?”

    他半生气半带疑惑地问:“你说我错在哪里?”

    高颖侃侃而谈,引经据典,郭绪暗叫一声“惭愧”

    他不禁叹息道:“人说秀才遇见兵,我却在兵里头遇了秀才,你如此才干,我怎好意思叫你做我的下人?枳棘非栖凤之地,我得替你想想出路。”

    于是郭绪向齐国公宇文宪大大吹嘘了一番,说高颖是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

    宇文宪招见了高颖,高颖容貌不凡,再一试,他果然善写文章,书法又好,而且多才多艺,宇文宪大喜之下,便将高颖引为记室。

    “大冢宰,这高颖我先借来用了,你不会舍不得吧!”张若灵半开玩笑对宇文宪道。

    宇文宪苦笑道:“我这大冢宰还不是若灵姑娘建议才让我做的,别说将高颖借去,就是将我宇文护宪借去,我也是没有二话。”

    ……

    长安京兆尹大牢内,张若灵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中年人:“你就是杨素?”

    “不知姑娘是?”杨素狐疑地看着张若灵。

    “我叫张若灵!”

    “原来是若灵姑娘!”杨素肃然起敬向张若灵施礼道。

    张若灵设计除去宇文护一事在长安已是家喻户晓了,那么多男人数十年没做成的事情,竟然被一个弱女子做成了,这让许多大臣觉得汗颜。杨素虽然被宇文护重用,但他并不赞成宇文护的做法,张若灵的所作所为同样也让杨素钦佩有加。

    “杨素,字处道,弘农杨氏之后,先祖世代为官,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为北周汾州刺史。大冢宰宇文护把持朝政,引你为中外记室,后转礼曹,加大都督。我说的可对?”

    杨素听了目瞪口呆,他没想到张若灵对他的情况竟然知道的如此清楚。

    张若灵并没有理会杨素的表情,而是继续道:“天和六年,你父亲杨敷出任汾州诸军事、汾州刺史,进爵为公,增邑一千五百户。齐将段孝先率众五万来犯,梯冲地道,昼夜攻城。你父亲亲当矢石,随时捍御,拒守累旬。段孝先进攻越来越急,而城中兵将不满二千,战死者已十有四、五,加之粮储又尽,公私穷极。你父亲知道城池必然陷没,就召集全城将士开会,对他们说,‘我与你们俱在边镇,实想同你们一起齐心协力破敌,保全我们的城池,但强寇四面围攻日久,我等粮食已尽,救援断绝,死守穷城非丈夫也。今胜兵之士,仍有数百人,欲突围出战,一决死生,以或得免,尚抱希望生还,宁可在朝廷受罪,也不能死在贼寇手里。吾计已决,不知诸君意下如何?’众将士皆涕泣从命。于是你父亲率领军士于夜间突出,击杀齐军数十人,齐军有所退却。但段孝先率领精锐部骑将你父亲团团包围,你父亲死战,矢尽,为段孝先所擒。齐人想任用他作官,他宁死不屈,于是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