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女诸葛_第二十七章 秣马厉兵整旗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秣马厉兵整旗鼓 (第2/2页)

忧愤死于邺。你之所以再三上书,就是想让朝廷为你父亲追赐追封,我说的可对!”

    杨素不自觉地点点头。

    “杨素,我们做个商量如何?”

    “若灵姑娘请讲!”

    “你可是请求陛下追赐你父亲为三州刺史?”张若灵问道。

    “我会建议陛下将你父亲追赐为使持节、大将军、淮广复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谥日忠壮,并将你父亲尸骨从北齐追回,葬于你们杨家华阴旧茔。”

    杨素听罢,胸脯急剧起伏,张若灵所建议的对父亲的追封追赐,比他上书朝廷的要求规格要高出许多,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

    “不过,我希望你帮我一个忙……”

    ……

    建德元年十月十五,长安城西三十里,青龙谷。

    青龙谷在两座大山间,颇为平坦,青龙谷帐篷林立,旌旗蔽日,这里被张若灵选定为了铁面军的营地。此时,两名身披甲胄的军人,正在半山腰上俯视着一望无际的军营。

    “这么大的一座军营,处道兄仅用了五日便设立完毕,真乃神速呀!”说话的是高颖,他被张若灵任命为了铁面军的副帅,主要负责训练与军法。

    “这样的活计,换作谁都能做的了,并非什么难事。”杨素淡然道。

    张若灵果然说话算数,从大牢中出来便直接去找了宇文邕。第二天,宇文邕便下旨对杨素的父亲进行了追封,与张若灵所说的一般无二。于是,杨素便成了铁面军两名副帅之一,他主要负责铁面军的辎重器材与住宿供应。

    “处道兄莫不是欺我不识军事?上万人的营地,岂是你所说那么简单就能设立起来的?”

    “有张帅亲自设计好的图纸,有柱国将军郧国公韦孝宽亲自带两万名兵士连夜劳作,还有张帅摞给我的十万贯钱,你说这算不算难事?”

    杨素口中的张帅,自然是铁面军的主帅张若灵。

    “十万贯?”高颖一听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陛下可真够大方的!”

    “你又错了,这铁面军陛下可是一文钱都没有出,全部都是张帅自己掏的。”

    “张帅怎会有这么多钱?”高颖不解道。

    杨素摇摇头:“我不知道,我只管花钱便是!”

    ……

    就在高颖与杨素谈话之时,两个年轻人也赶到了铁面军营地。他们二人,一人叫长孙晟,一人叫李浑。

    长孙晟是长孙览的侄子,长孙氏作为北魏宗室十姓之一,在北魏王朝的建立和政权巩固过程中立下了赫功劳。终北魏一朝,乃至西魏、北周,这个家族屡有栋梁出现。李浑是西汉骑都尉李陵的后代,父亲是北周名将、上柱国李穆,他是李穆的第十子。

    他们二人都是将门之后,又都不是嫡长子,故而这铁面军对渴望建功立业的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两人从小便是至交,相约一起报了名,又一起来到了铁面军营地。

    “姓名!”长孙晟、李浑在入营处被一名哨兵拦住了去路。

    “长孙晟,李浑!”

    另外一名军官坐在一张条桌前,拿过桌上的一份厚厚的名册翻了起来。

    “嗯,没错!长孙晟,你是第五营一百九十四号!李浑,你是第七营七十四号!记住你们的号码,进入到这里之后,你们就没有名字了,只有号码!”

    长孙晟与李浑面面相觑,答应一声,走进了营门,分别前往各自的营区。

    铁面军营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只有七顶帐篷散落在左侧,第二部分有有近千顶帐篷整齐地立在右侧。而第三部分有数百顶帐篷呈弧形环绕在第一第二部分帐篷的外侧。

    长孙晟根据自己的号码找到了自己的帐篷。每个帐篷住二十人,当长孙晟进入帐篷后,发现其他人已经到齐了。

    就在长孙晟仔细打量的时候,一名军士走了进来:“教官命令,各个帐篷自行选定组长,然后上报教官。”

    “教官?什么是教官?”长孙晟不解地问道。

    “教官就是负责训练你们的人!”士兵解释道。

    长孙晟因身材魁梧,被选为了本组的组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