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朱门_第四十七章 恍然一悟心坚意定(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恍然一悟心坚意定(上) (第2/2页)

茜草红刻丝妆花对襟褙子,一条粉色绣细萝花的六幅百褶凤尾裙,与甄霍两位宜人、许安人一起,坐在西侧桌上,抿着嘴儿,时不时说笑几句。

    菜品一道道上来,众人纷纷敬酒,甄宜人看着绾碧面前的乌银珐琅自斟壶里倒出了羊****,便笑道:“可见老太太真心疼你,其实如今月份已大,喝一点子蜜酒也无碍的。”

    绾碧便朝她微微一笑:“宜人说得在理,但老太太好意,不领倒是不恭。”

    许安人就笑着看过来一眼:“小心些总是好的,这可是咱们家这一辈中头一个呢,老太太焉能不上心?”

    甄氏正带着甄胡二女并族中一位侄孙女娥姐儿在主桌上坐了,太太们在东侧坐了两桌,其中一桌,胡氏和几位妯娌坐在一起,因有淇大太太和荏三太太这两个刺头在,不敢气高,只意态闲闲地偶尔说上几句。

    她有休战之意,对方却无罢动干戈之心,荏三太太饮了几口酒,往甄氏桌上扫了一眼,丹凤眼一挑,就笑对坐上一位妯娌道:“你家娥姐儿倒是偏得二婶娘疼爱。”

    这位妯娌平日里只以奉承甄氏胡氏为要,家道比起淇荏二位却又不如,当下便只敢讷讷笑了笑,不答言。

    荏三太太也不以为意,眼珠子转了转,忽咦了一声,问胡氏道:“嫂子,怎么没见萧家外甥女儿呢?”

    胡氏意兴阑珊地往廊上努了一眼:“诺,那不是么。”

    荏三太太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先“哦”一声,讶然道:“哎哟!可怜见儿的!竟坐到廊上去了,小姑娘身子弱,冷风朔气的,可比不得甄胡两位大姑娘呢!嗳,能怪谁?只能怪她自己投的胎不好罢了!”

    她这话里话外之意,都在指责甄氏胡氏偏疼自己娘家的侄女,一双势利眼,因萧家门楣低微,所以不拿这位上官家正经的外孙女当回事,甄胡二女和甄氏一起坐在亭子里,萧小姑娘却坐在廊上。

    甄氏胡氏固然素日是这般做派,这次却着实有些冤枉。但凡饮宴,十娘的座次一向是和上官家受宠的小姐们在一处,原本小姐们的席面是在亭中的,但因为今日是给绾碧道敕命之贺,是以甄氏特别吩咐敕命一桌摆在了亭中,小姐们的席面摆在了廊上第一桌。

    听了荏三太太之言,胡氏一个气煞,白了她一眼,辨道:“外甥女儿可是和我们八娘坐在一起的,她是老太爷嫡亲的外孙女,原比别的亲戚要亲近些,咱们家只论亲戚情分,谁又在意过她的出身?上上下下哪个不是拿她当自家姑娘似的待?”

    荏三太太就拿起帕子掩嘴而笑:“嫂子说的是,前些日子我恍惚听说外甥女儿在她绣楼中一连养了数日病,若不是嫂子将她当自家姑娘似的待,怎会连管教自家闺女用的法子都用到外甥女儿身上去了?可见是我糊涂了,呵呵。”

    胡氏面上一窒。

    她们这一桌位于亭中近前,这两位声音不高不低,一来一往的对答十娘她们一桌听得有七八分清楚。

    小姐们充耳不闻,叽叽喳喳讨论着城中新近流行的衣裳首饰,十娘端坐在绣墩上,静着脸绞团扇上的流苏,抿着嘴儿不说话,心内却洋溢着一丝又一丝的疑惑。

    淇大太太和荏三太太这两位,在上官一族中有名是不趋炎附势,喜欢挑甄氏陈氏胡氏的刺儿,为免落人话柄,除去正式场合,平日里府中饮宴时也偶尔请她二位来小聚,但大多时候都是不请的。十娘此次求娟娘将她们请来,原只是指望……怎么听荏三太太这语气,倒像是真的对她这位隔了一房又出身商门的外甥女很上心一般?

    不多时,残羹已撤,上了细点甜品,娟娘打量着胡氏那一桌,眼风一扫,印儿和一个执事大丫鬟捧了戏单来,娟娘接了,起身请老太太和太太婶娘们点戏,期间不时拿眼觑向十娘。

    娟娘估摸着时辰,从身后立着的雪墨手中接过一个锦缎包裹的物事,款款走向亭中。

    …………………………………………………………………………………………………

    PS:这一章是补昨天停电的,今天来了一上午,这会又停了:(

    本本马上没电了,阿阮先发上来,如果来电早,晚上还有今天正常更新的一更

    如果来得晚,只能后面补上……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