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打不死的小强(二)(6) (第2/4页)
是一个赌徒,敢于把全副身家押在赌桌上豪赌一把。孙策也是一个赌徒,敢于趁火打劫。但刘表不同,刘表不是一个赌徒,相反,刘表是一个保守投资主义者,最多只敢买点基金。 如果你们把刘表比作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那你就错了。孙坚是死在刘表的手上,袁术和刘表打过,曹cao也打过,并州张津打了四年。你只能说刘表胸无大志,却不能小看刘表。刘表不怕袁绍,也不怕曹cao,因为荆州有水陆十万将士,这就是实力,刘表有这个实力。 那么刘表会不会把刘备抓了送给曹cao呢?不会。一,刘表有实力,不需要这样做。二,刘表不想自己背负献媚曹cao的恶名。三,刘皇叔、刘豫州的名号非常大,杀了刘备就要背负杀贤的骂名。所以刘表不能这么做。 刘表也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样算起来,刘备也算是半个同盟关系。刘备已经进入荆州地区造成了既定事实,那么把刘备赶出去就会显得十分不地道,以后在对付曹cao的问题上,谁还敢给你帮手,所以不能把刘备赶出去。既然不能杀,又不能赶,那么就只能收留刘备。 收留刘备并非完全没有好处的,至少在曹cao这个问题上,刘备就会同仇敌忾。 综合以上多个因素考虑,刘表决定收留刘备,让刘备驻扎在荆州的北门户新野,意图很明显,替刘表挡一挡曹cao。 原本单干的刘备又成了寄人篱下。公孙瓒、陶谦、吕布、曹cao、袁绍、刘表,你很难在三国时期找一个和刘备一样投靠过这么多人的人出来。这算是一个记录。 也许刘备并不知道,新野是他待的最久的一个地方,七年,从建安六年至十三年。 既然曹cao都已经出兵南征,为什么不瞌死刘备再回去呢?官渡之战结束,袁绍死了,但袁绍的势力依然还在,如果不彻彻底底地消灭它,而是把自己拖在荆州这个泥潭的话,等到袁绍的势力春风吹又生,就很难把他们斩草除根,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继续打袁绍兵团,把他们往死里打,这才符合曹cao的战略利益。所以曹cao放了刘备一马。 在荆州,刘备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和刘表不是一路人。 刘表胸无大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刘备有理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刘表现在势力庞大,刘备却很弱小,刘备总不能因为刘表胸无大志就跟刘表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然后分道扬镳吧。刘备投靠刘表,需要的是一个安身之处,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刘表的身上,不能总希望刘表出兵把曹cao给灭了。所以刘备能做的,和一直在做的就是招兵买马,结交各种人士,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刘备这样做无可厚非,你总不能让刘备这一千几百人马待在新野混吃混喝等死吧。刘表在这个问题上疑心病又犯了,怀疑刘备别有用心,暗地里处处提防刘备。 《九州春秋》记录的东西虽然未必是真的,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rou生,慨然流涕。”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备长膘了,说明刘备的日子过得很富裕,这富裕都是拜刘表所赐,因为刘表经常和刘备喝酒吃rou。喝酒是刘备和刘表共同交流的一种方式,但交流的内容却很乏味。刘表没有雄心壮志,他不可能和刘备交流如何出兵去攻打曹cao,如何扩充自己的地盘,如何将来做了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的问题。而刘备却是侃这方面的一把好手。这就是没有共同语言。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里面,许汜和刘备、刘表坐在一起评论天下人。许汜说元龙(陈登)是个江湖之士,太骄狂。陈登和刘备关系十分要好,甚至惺惺相惜,刘备和陈登有过长时间的相处,了解陈登的为人。许汜这样说陈登,让刘备十分地反感。刘备没有当即反驳许汜,而是问刘表,这是因为许汜是刘表的人。许汜曾是吕布的谋士,吕布兵败后许汜投靠了刘表。刘备按耐住要冒出来的怒火,转过头平静地问刘表:“许君(许汜)说的对不对?”刘表的回答是:“如果说不对,许君是个善士,不会说假话;如果说他对吧,陈元龙是名重天下。”许汜举例说陈登曾让他睡在床下,而陈登自己则睡大床。刘备说:“你有国士之名,却只会求田问舍,你有为这个国家说过半句话吗?陈元龙对你算是好的了,要是我刘备,我睡百尺楼上,让你睡在地上,岂止是大床和床下的区别!”刘表听完,哈哈大笑。刘表的这个笑很有意思,他不是赞同刘备的观点,而是和稀泥。 刘备知道,刘表这个人就是一个好好先生,连许汜这样的人都分不清,把他们奉若上宾,在识人和用人这个方面,压根就不具备一个集团首领应有的本领。 刘表的私事也是一团糟,搞得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反目。 战略眼光上,官渡之战错失良机,207年曹cao北征乌丸,是一个偷袭许都的绝佳机会,在刘备的劝说下,刘表依然不为所动,等到曹cao回到许都才跟刘备说后悔。刘备真想抽他一耳光子然后大声说:“现在知道后悔,早干嘛去了!” 这就是刘备知道自己和刘表不是一路人的原因。 尿不到一个壶里,分道扬镳是不可避免的。史料没有记载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刘备有离开刘表的打算。那,刘备有过这个想法吗?有,但不能,还是同样的原因,暂时没地方可去。 很多时候,很多决定都是被逼出来的,命运就是一把推手,把你推向它事先安排好的某个位置上。曹cao很快就会告诉刘备,你有地方去。 曹cao北征乌丸胜利回师后依然不忘惦记刘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面说的,不管官渡之战谁胜利了,下一个目标就是荆州刘表。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cao南征刘表。 现在的情况和官渡之战前的情况很不一样,当时的刘表还是很有实力的,既不帮助袁绍,也不帮助曹cao,这两个人都不能把刘表怎么样。现在不一样了,袁绍兵团被灭,曹cao统一北方,成为最大的诸侯,军事实力大幅增强,单从双方的军事实力比较,刘表和曹cao就已经不是一个对手级别,而且曹cao不用担心腹背受敌的问题。刘表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怎么可能比得上曹cao这种南征北战的军事家。 刘表没有吞并其他诸侯的野心,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想到曹cao一个华丽的转变以后,第一个调头要吞并的就是他。是战还是降,这是刘表目前最忧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会困惑刘表很久。 七月,曹cao南征,大军还在半路上,刘表就已经解脱了,八月,亡。刘表死了,曹cao南征的问题依然还没有解决,不过没有关系,谁继承了刘表的一切,谁就要面对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的是刘琮,刘琮没有太多的选择。在强大的曹cao面前,蒯越、蔡瑁等荆州派早已经作出了投降的决定,刘琮只不过是他们的代言人而已。不管怎么说,刘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刘琮的手里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投降。刘琮获得了曹cao的评价——猪狗不如的东西,“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以刘琮代表的荆州势力向曹cao投降,曹cao不废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荆州这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刘琮忘记了一个人,在荆州的地面上还有一支不属于刘琮的武装力量,他就是刘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