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啊,三国_第三章 打不死的小强(二)(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打不死的小强(二)(6) (第3/4页)



    刘琮能够投降曹cao,但刘备绝对不能投降曹cao!这就是使命。

    刘表虽然没有做出决定,刘备相信,只想守住一亩三分地的刘表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的地盘让给曹cao的。刘备在收到曹cao南征的消息以后就已经在樊城做好了开战的准备,虽然曹cao很强大,但以刘表的实力,曹cao想顺利南下荆州还是有难度的。

    刘备一直在等,等荆州方面应对曹cao的作战部署,但半点动静都没有。等曹cao到达宛城才知道刘琮已经投降。新野北面挨着的就是宛城,新野再过南面就是樊城。刘备忽然发现,只有自己孤身一人面对强大的曹cao,原本以为身后还站着荆州,转头回去一看,刘琮已经下跪投降。以刘备一人之力怎么可能干得过曹cao。

    赶紧跑!

    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告诉刘备,你还有一个选择,攻打刘琮,拿下襄阳作为依靠对抗曹cao。

    刘备拒绝了诸葛亮的这个提议,随后带领日渐增多的队伍以日行十里的速度来到当阳,遭遇曹cao日夜兼程赶上来的五千铁骑。战果可想而知,刘备战败。

    是的,刘备又一次失败。刘备跑到袁绍那里,结果袁绍被灭。现在到了刘表这里,刘表死,刘琮投降,刘备战败跑路。

    刘备虽然失败了,但整体实力保存得比较完好。与前几次的兵败比起来应该算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以前都是输得一败涂地,但是这一次关羽带领一万多的主力部队从水路离开,随后接应赶上来的刘备、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所以这一次只能定义为撤退,在撤退的途中遭受微小损失。

    刘备再次面对何去何从的问题。

    从地理位置上考虑,向东投靠孙权,向西是益州刘璋,向南下江陵。

    刘璋同姓刘,而且益州易守难攻,如果能够进入益州,那么就不用担心曹cao的追击问题。问题也在这个易守难攻上,要进入益州必须得到刘璋的同意,而要等到刘璋的答复,估计刘备的坟头都已经立碑了,所以时间上来不及,排除。

    孙权如今是家大业大,而且孙权和曹cao这个邻居早已为争地盘打得不可开交,死敌。投靠孙权和当初投靠刘表的情况基本上一样,所以孙权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个时候江东方面已经派鲁肃为代表前来和刘备联盟,去江东寻求一时半会的安身还是可以的。

    那么下江陵呢?江陵有坚实的城墙,城里面有粮食辎重,甚至还有兵马。连曹cao也担心刘备占据江陵,并且以此为依靠对抗曹cao,所以曹cao才丢下辎重,轻军追赶刘备。

    刘备做了怎样的决定?

    一,南下江陵。

    《三国志》记载,刘备派遣关羽率大部队由水路离开是去往江陵的。“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这也说明,刘备的目的是去江陵的。

    二,在长坂坡遇到了鲁肃,刘备改主意投靠孙权。

    从时间先后顺序上来讲,这都很对。但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提出来论证一下的。

    一,为什么刘备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选择投靠孙权呢?刘备完全可以直接由樊城出发,带领部队往东转移,进入孙权的地盘寻求孙权的庇护。相信最后的结果和投靠荆州差不多,孙权会安排刘备在江东某个地方驻扎下来。

    二,刘备为什么制定了南下江陵的计划?下江陵应该属于后备计划,因为这个计划最终的结果都是难免和曹cao最后一战。而且江陵属于荆州的地盘,江陵的守军也属于荆州的。刘备要拿下江陵不可能动动嘴皮子,江陵的守军就把江陵让出来给你刘备对抗曹cao。既然如此,要拿下江陵恐怕难免是要动武的。刘备能够顺利攻下江陵那还好说,一旦攻城形成持久战,后面赶上的曹cao肯定会一刀把刘备给宰了。就算刘备拿下江陵守城对抗曹cao,在军事力量强大的曹cao面前,刘备能否守得住江陵。答案很有可能是守不住。

    照这样看来,下江陵应该属于下下策,那么为什么刘备要选择南下江陵而不是迅速投靠江东呢?反而到最后,刘备还是投奔了江东。

    刘备一开始不投奔江东是有原因的。首先,刘备和江东没有任何交情可言,当初投靠刘表,至少他们俩还姓刘,现在他们除了共同的敌人曹cao,你找不到任何的交集。其次,孙权未必就是刘表,刘表能够默认刘备进入荆州地盘这个事实,孙权则很有可能要把刘备当做是敌人,从后来的事情上看,孙权很有可能会在自己的地盘上把刘备给灭了。最后,投靠孙权很有可能要把自己的部队编成孙权的战斗序列,有事没事要听从孙权的指挥。这一点和三顾茅庐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军事战略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刘备认为直接跑到孙权的地盘上风险很大,搞不好是要给人添嫁衣,只能南下江陵。

    这就是为什么刘备一开始要南下江陵的原因。

    命运就是一个推手。鲁肃终于在当阳找到了刘备,转达了江东方面要和刘备结盟的意思,而鲁肃也为刘备指明了方向“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

    情况已经改变。如果当初直接投靠孙权,那么就会成为孙权的手下,有那么一点上下级的关系。现在去往江东的话,就是以盟友的身份寻求帮助的。刘备当即决定去江东,但不是投靠,而是避难。

    路上,刘备碰上了江夏太守刘琦,而且刘琦还带了一万多的兵马。两人合到一处就是两万多的兵马。这两万多的兵马最后都是刘备的。

    对于刘备来说,这是因祸得福。

    曹cao去了江陵,刘备去了夏口。

    曹cao从襄阳带领五千骑兵日夜兼程,为的就是消灭刘备。在到达江陵以后,必定也已经知道刘备的去向,夏口。为什么曹cao没有带领这五千骑兵再次日夜兼程往夏口追去?因为曹cao不傻,带领五千骑兵就敢追入孙权地盘,和送死没有分别。而且刘备走的是水路,骑兵再快也未必能够追得上。

    既然追不上,是否就此放过刘备,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曹cao在江陵是有很多选择的。

    首先要处理的应该是荆州的问题。

    新人新气象,既然荆州已经投降,那么荆州地区的所有吏民就要按照曹cao的新制度来。对于这次投降的官员,都要论功行赏,其中封侯十五人。同时任命原刘表手下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依然统领本部兵马。还任用了荆州著名人士邓义等人。

    曹cao这么做都是很有道理的。第一,既然投降了曹氏集团,那么不可能一国两制,你们荆州的所有法规和制度等东西都得按照我们曹氏集团的这一套来搞。第二,既然是投降,为了以后给其他想要投降的武装分子一个好的榜样,给你们论功行赏,封侯又怎样,一次性就给你们封十五个,反正这些名头有得是,赏的又是你们荆州的钱,拿你们荆州的钱赏给你们荆州的这些官,何乐而不为。

    要想当官,靠的是举荐。曹cao直接任命一批荆州著名人士为官,目的就是要告诉这些荆州的名望士族,只要支持我,我也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至于文聘,让他继续统领本部兵马,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