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回 真相 (第1/2页)
这份没有分析的汇报单就是为我牺牲很大的春兰jiejie写的.当年她又一次来到这又恨又痛苦的京城后,不久就因为秋大人喜新厌旧,而被秋大人冷落了。秋夫人又是一个醋坛子,容不下她。她就只好出来再做生意.艳儿jiejie和我离开京城后,她就买下了生意清谈起来的如意居,成为了如意居新的主人. 这个春兰知道我的分析能力比谁都强,所以只是把各种消息汇报上来,并没有做任何的分析.只是在一些重要的信息上画上了圈或者加了注而已.而在关于内阁李万春的信息上,她画了好几个圈.使我对李万春的资料看得格外仔细. 李万春原来是天启皇帝朱由校身边的一个翰林院待诏.就是为皇帝随时准备起草圣旨的官员,也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一个秘书.不要小看了这个正五品的官员,他可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后来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被魏忠贤赶到通州当一个知府.一直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做了皇帝后,他才拿着一些魏忠贤的重要犯罪证据来投靠朱由检.因为李万春是当年的状元,又真的有学问,朱由检也是缺人才,就留下了他.可他在短短的一年多里很快地得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校的信任,成为了内阁大臣.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可问题会在哪里?我只要感觉,却没真实的证据。使我对自己的第六感犹豫不决。突然我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连我自己都被自己的想法吓得脸色一变。 我连忙叫亲兵去张罗那里借搪报看看.我对我的怀疑已有点心惊胆颤,如果是真的话,京城将是一个很大的是非窝.将来鹿死谁手还是一个未知数. 搪报是官员们了解朝局的信息来源.一般来说大明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能有一份朝廷的搪报.搪报上会写一些时事和朝庭的新动向,有点像现在社会的内部文件汇总。卢放也有,但没有张罗那么好借.张罗刚收了我的钱,对于我借搪报的事不会多心,会很顺利的借到他的搪报给我看. 亲兵不但带回了我要的搪报,也带回了一个人,他就是张罗他本人.张罗的突然来访,令我有点不知所措,我连忙请他进来.我还以为张罗不敢这么敏感时期来看我,没想到他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想到什么就敢做什么. 张罗来的时候穿了一套平民的衣服,但他是坐他的官轿来的,根本就没有遮遮掩掩的意思.本来他是武将应该骑马,可他的骑术实在不敢恭维,只好坐文官做的轿子。他进来就说:“小桂老弟,你要借搪报做什么用” 我请进这个装出来的莽撞还是真的没脑的家伙.手上拿着亲兵交给我的搪报,说:“张哥,您先坐着吃点东西.我要看看后,才能证实我的想法.如果是的话,我送一个大功劳给张哥您.”说着叫亲兵准备一些茶和点心给张罗.我一个人却走进了后面的书房. 我仔细查看了搪报上关于李万春的事,还有一些支持李万春的官员名字和官名.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随后我又觉得有战种场才有杀机感.虽然杀机并不太强烈,但我这个准将军已能感应到危机。 我终于找出了所有问题的根结所在.所有人所有事隐隐约约的都在围绕着李万春在转,李万春是当然不二的核心。李万春原来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怪不得我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首先在天启时期,所有与魏忠贤敌对的人,不管地位多高都逃不过魏忠贤的挤压.就连当时的内宫之主张皇后也是被挤出皇帝朱由校的身边,想见朱由校一面都很难。一个小小的五品翰林院待诏,却没有被魏忠贤以及他手下弄死,还外放到京城附近的通州做地方长官.本身就有点让人觉得古怪。虽然同样是五品官,手上的权力却又天渊之别。表面上他离开了皇帝身边是一种惩罚,实际上却给了他更大的发展空间。这能算是一种处罚吗? 作为皇帝身边的人,能和天启皇帝朱由校面对面说的上话的官员并不多。“清流”为什么没有争取过他?是他有意拒绝了?还是他犹豫不决,没有做出决定?还是因为有其他原因? 而且当时“清流”的人就在通州集会,商量如何对付魏忠贤的事。这时候李子春去通州绝对不是一个巧合.不是魏忠贤有所图谋,就是想看看这个饵起不起作用。至少李子春绝对是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