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载)马超及其在蜀的处境(上) (第1/2页)
烟火今天在外面,作品手稿没在身边,所以今天就发两章关于马超的评论吧,毕竟烟火很快就要写到马超和蜀中争夺战了。希望大家也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方便烟火考虑以后的情节啊。 —————————————————————————————————————— 马超号称是扶风茂陵人,为马援之后,其实他是出生于羌胡杂居的凉州,血缘上与羌族有密切关系。《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注引《典略》说:“桓帝时,(马腾)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马腾即马超之父,说明马超具有羌族血统,其祖母为羌女。 《后汉书陈龟传》说:“今西州边鄙,土地瘠埆(que),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zhu)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东汉末年,包括凉州在内的所谓“西州”是一个特殊地区,从自然地理上看,由于水土不断流失,“土地瘠埆(que)”,“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zhu)之饶”,内地男耕女织的生活,在这个“边鄙”之地是很难想象的。所谓“鞍马为居,射猎为业”,这种鞍马生活,不但成为生计的主要来源,也锻炼了人们的体魄和勇力,马超的父亲马腾即“为人长八尺余,身体洪大”,“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腾在募中”(《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注引《典略》),后来成为战功卓著的将军。马腾如此,马超同样如此。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说:"(杨阜)言于太祖(曹cao)曰:‘(马)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这条记载又见于《蜀志》的《马超传》,十分重要,说明了马超的两个特点,第一是具有“信、布之勇”,如同西汉初年的韩信、英布那样;第二是“甚得羌、胡心”,在凉州为羌、胡所拥护,这不但是凉州的特殊条件,并与马超本人的羌族血统有关。后来马超雄据凉州,“西州畏之”,完全不是偶然的。 同时,马超还有其另外一面。《杨阜传》所记载他与亲旧的对话,认为“马超背父叛君”,“强而无义”。同书《蜀志》的《许靖传》注引《益州耆旧传》也说:“至(马)腾子超复与(刘)璋相闻,有连蜀之意。(王)商谓璋曰:‘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所谓“强而无义”,“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杨阜在魏,王商在蜀,这种不约而同的一致看法,应该是从马超的以往经历概括出来的,完全符合历史真实。后来马超不断失败,绝不是偶然的。 雄据凉州,马超又企图兼并刘璋所据有的益州,将凉、益合为一体,这是正确的,马超确实具如韩信、英布那样的大将韬略,不仅是“勇”。前引《益州耆旧传》这段的全文是:“初,韩遂与马腾作乱关中,数与(刘)璋父焉交通信,至腾子(马)超复与璋相闻,有连蜀之意。(王)商谓璋曰:‘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老子》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今之益部,士美民丰,宝物所出,斯乃狡夫所欲倾覆,超等所以西望也。若引而近之,则由养虎,将自遗患矣。’璋从其言,乃拒绝之。”刘璋拒绝与马超联合,为什么后来又引狼入室,迎刘备来蜀?除张松、法正的背叛外,最为重要的是,刘备仅有荆州三郡,远不如马超的雄据凉州,势力强大,刘璋是不虑刘备“狡夫所欲倾覆”的。这从侧面说明,当时马超的声望大大超过了刘备。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说:“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周)瑜乃诣京见(孙)权曰:‘今曹cao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孙瑜)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cao,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夺取益州本来是孙权的一贯设想,以遭到刘备反对未能实现。这次周瑜策划中特别提到据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