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 (第1/5页)
1 乡丁说,从“死要面子活受罪,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句老话来看,脸面应该就是人的感受,或者说是一种体验,只不过这种感受或体验必须要靠挣。凡靠挣得来的东西,都会让人很辛苦。 话且从人的转变说起。人的转变是一个厚积薄发而不泾渭分明的过程,常因外界偶尔的刺激而悄然发生而容易遭人忽视,但人的转变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由转变累积的过程。所以,要研究人的转变,必须要靠事后耐心地辨,而不能凭变化中的感受。 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否认转变完成后的感觉:犹如黑夜里突然见到了亮光,眼前陡地变得开阔起来,伴随着一些朦胧的却牢牢扎根于心底足以影响人一生的观念的形成,信心为之倍增。 在这里,且不过多地作理论探讨,只要关注我的几次至关重要的转变。 我的第一次转变,应该发生在小学的最后一年。前一年的终考,我居然考了个全班倒数!虽然我的成绩时好时坏,难得有几次能够让人满意,但倒数实在是个连我自己做梦都无法想到的成绩。拿这个成绩去参加来年的升学肯定不行,一直对我抱有很大期望的父亲决定让我留级。 留级生,多么可耻的称呼!况且还要跟学习成绩优异的小妹同一个班级,我坚决不肯,并通过绝食事实上却是由小妹饭后偷给我吃自然也逃不过父亲眼睛的办法以示抗争,最终父亲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决定,这对我算是一个鼓舞吧。 其实,我跟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一样也有惹人注目的强烈愿望,我也羡慕他们经常能够得到老师家长的褒扬,尤其是他们高傲地踏着音乐登上领奖台并趾高气扬地把奖品高高地举过头顶时露出的那种羞怯而又灿烂的笑容,我幻想着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而且常常独自想象着那一刻的幸福与激动。 幻想是理想的开始,而理想的实现靠不得幻想,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干劲。但薄弱的基础肯定会让我有太多的拦路虎,我竟能不气馁。 父亲及时捕捉了这一信息,他适时地引导了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我的自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以统考全公社第一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小学学业。 自信是必需的,而且自信最容易转化成自尊,但过度的自尊便成了傲气,傲气不是骨气,人必须有骨气但不能有傲气。 现实是,我的自尊在鲜花和掌声的奇妙感觉里疯长,渐渐地已容不下任何的批评,意志也变得格外脆弱,只要一时的或者偶尔的小挫折就能让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自尊心太盛,嫉妒心必重,我的目光开始转向周围的竞争者,对比在每时每刻地进行着。这也没错,错便错在我容不得别人的进步,自己稍有落后就会坠入自卑的深渊。 理所当然地,我的学业出现了不稳定,或跃居前列或坠入下游,雄心勃勃地一心想考一类高中,竟连二类高中也没能考上。 其时,我已开始变得极善为自己无奈的结局找理由,“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成了我当时最为崇拜的一句话。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固执,这种固执让我保持了不足一个学期的好状态。 及至父亲想方设法通过关系把我转入二类高中,或者可以追溯至我在三类高中取得较为靠前的成绩的那一刻,我又出现了那种状态:听课总在走神,复习常敷衍了事,终日里迷迷糊糊,自觉付出了极大地努力却怎么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成绩很快就跌破了往年的高考录取线,这是一个令我震惊的结果,因为我的意念仍在顽固地坚持,我绝不会考不上大学。 从这时起,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被忽视,为了重新成为注目的焦点,我尝试着培养自己一项或几项诸如写作之类的优势以安慰自己虚弱的自尊。但我仿佛已丧失了小学时的那股耐力,凡事不能持久,无病呻吟地胡编乱造一通之后,连作文也写得一塌糊涂。 自诩的作文高手却常常无法作文无疑是尴尬的,我又开始逃避作文作业,被老师发现后,竟不惜冒风险利用作文课的时间恶作剧地抛开了老师的命题生造了一篇《作文教学之我见》。 不料竟真的惹起了老师的注意,她当堂宣读了我的作文,好多同学都被她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动了——文章固然重要,但朗读更重要,我觉不出自己的作文有什么好,或许只是因为我莫名其妙的勇气。 无论如何,这毕竟是太长时间后才因我而引起的,原来,我仍象过去那样强烈地渴望引人注目,我在悄悄地观察着周围的变化:一阵感动过后,迅速又恢复了平静,远不如成绩佼佼者那样让人持久地关注。嫉妒,磨人的嫉妒!!!尤其那些女生,似乎竟连短暂的感动也没有。 我吃惊地发现,自己此时竟会如此迫切地想知道她们的感受,却绝对没有勇气去问,我不能让自己显得那么浅薄。我或许就是一个伪君子,我骂着自己,却并不影响经常地要耗掉大量的时间去鉴定辨认她们音容笑貌上的哪怕是极细微的差别以及或已极为丰满或正在渐渐隆起的胸。有时候,我也会因为不屑自己的行为而面红耳赤,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法,但我坚信自己如此关注女生绝对是可耻的,而且这明明白白也是我成绩滑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人对自己的状态往往并非不自知,只是常常无法自制。所以说,自我调整是人向着目标前进的关键,但外力同样不可忽视。对我来说,班主任这时候的态度至关重要,他把我的座位调整到了前排,但事后我很快就知道了这竟然是我父亲不顾我的坚决反对送给他花生米的结果。 对于转学送礼,我还能理解,因为那毕竟有求于人,而且父亲求的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一个长辈,数目不多的礼品似乎说成孝敬也未尝不可,但送礼给老师却让我想不通了:送礼无非为了求人照顾,为了自己不争气的成绩送礼,无疑地,伤透了我的自尊——我象一只迷途的羔羊,孤孤单单地无依无靠却又了无主意。 班主任自是容易感受到了我的情绪,一向不拘言笑反让之充满了幽默感的他,常常莫名其妙地却自觉极尽风趣地讲什么吃不了的东西相互赠送一些也未尝不可的屁话,要知道那是我母亲连生病都舍不得炒一盘解馋才省出来的。 他多余的辩白显然没能挽回我已滑落至极端的情绪,反而让我更加盲目、失落、不安、暴躁。我本能地头痛欲裂,翻开课本看不了几页就已困倦不已,干什么都觉得无聊,冲动却随之盛了起来,我甚至产生了轻生或者把自己撕裂的虽然仍很遥远的念头。毫无理由地与堪称知己的同桌痛快淋漓地干了一架,搞得他莫名其妙而又无可奈何,而我却乘机赖在宿舍里养起了病。 那时候的宿舍是令人恐怖的:十几根用砖块垒起来的立柱支撑着上下两层木板,就是所谓的床。上面被均等地划分为宽不足一米的四十五份儿,依次住着我们班的四十五位男生,潮湿、拥挤、杂乱无章。由于人多,夏天躁热异常,到了冬天却又因为禁用取暖炉和电热毯而冰冷刺骨。 夏天还能对付,最难熬的是冬天,没有办法,只要回到宿舍男生们便把将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