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失军权 (第1/2页)
回裕州的路上兰子义再没有进任何一个府县, 已经没有意义了, 整个河**都接到了罗应民的命令,不会提供粮草给裕州的。 桃逐兔提议是否渡过大河再往北走,找北军求援, 兰子义否决了这个建议,一是因为往北走太远,二是不能让北镇军掺和到禁军的事情里面,这是朝廷制度,是规矩,要是敢坏朝中大臣是要把兰子义全家绑到火上烧死的。 一路风餐露宿,冷水硬粮,兰子义他们终于回到裕州。 兰子义的胃被这些糟糕的饮食折腾的隐隐作痛,但比起胃里的不适,胸中的愧疚才是更强烈的。 他兰子义还能啃干粮吃,裕州城里的禁军和百姓可怎么办?人吃人? 兰子义真不敢想这些事情, 回到裕州后就静悄悄的从北门入城, 兰子义入城时是下午,天还亮的很,但城外已经没有了军马行动, “或许是大哥他们把马赶到东门去了,那边里山上进,草料好补给。”兰子义并没有在意。 兰子义本以为城里已经饿殍遍地,怨声载道了,没想到入城之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城中烧成的遍地灰烬已经被清理干净,堆积如山的尸体也都不见了, 虽然禁军和百姓还都住在帐篷里,但有些重要建筑已经开始重新修建, 可这么多的帐篷是从哪里来的?兰子义出城的时候裕州城里鸡犬不留,什么都没剩下,现在城里人居然都已经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而且每隔几处就有粥厂,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 兰子义来到一处粥厂大锅旁,熬粥的都是裕州府的衙役,前几天晚上作战时都把兰子义认得七七八八了,见兰子义过来赶忙行礼。 虽然不是饭点,但锅里还有剩饭,兰子义下马要了一碗,粥熬得很稠,一点也不稀, 兰子义问道: “这粥你们一天熬几顿?” 衙役们答道: “当然是一日三餐了。” 兰子义大惊,城中虽然大火,但人都跑的及时,死的其实不多,还有十万禁军,这种吃粮方法怎么供的起? 兰子义问道: “哪里来的粮食?” 没等衙役回答,桃逐兔已经捡起几粒洒在地上的生米嚼了嚼吐掉,说道: “口感像是南方米。“ 兰子义问出话去心里也开始盘算,北方水稻产地极少,各地库存都是从南方拉过来的,要是用来供军赈灾肯定不会往来送大米,好一点应该送麦子、粟,差一点就是高粱甚至桑葚,现在这么多大米放开吃肯定不是北方补给,正南面襄阳已经被烧成灰不可能往来送,江夏大军已经过了好几批,不可能有余力往出送粮,现在吃的要么是京城送来的,要么是凤阳道的, 衙役听到兰子义发问,答道: “回卫侯的话,卫侯刚走第三天,京城那边就有熊大人和解大人押着粮草过来了。” 兰子义问道: “熊大人?解大人?“ 衙役答道: “就是现在兵部右侍郎熊敬宗熊大人和吏部考核司郎中解宣明解大人。“ 兰子义听到这话吃惊更深,这两人都是京城文官,尤其那个什么解宣明,吏部的人那肯定就是章鸣岳的人,他们竟然来的这么早,来了这么久。 兰子义再想不下去,赶紧翻身上马,问衙役道: “禁军驻扎在哪?“ 衙役答道: “在城东北,只是……” 兰子义没等衙役把话说完,扬鞭就走,桃逐兔与辑虎营护卫紧随其后, 一行人来到禁军驻地,路上遇到许多禁军, 这些禁军没有一人给兰子义让路行礼,反而睁眼瞪着兰子义指手画脚,眼神满是蔑视,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怨恨。 这番景象看的兰子义触目惊心,难道说……算了,还是先到营中再说。 兰子义找了半天终于催马来到禁军骑兵驻地, 禁军士兵们已经从城外看了树回来在城中立寨,见到兰子义过来寨门紧闭, 兰子义在门口喊道: “快开门!” 守营将士见了兰子义赶忙行礼,但听到兰子义的话还是互相望了一眼,没有答话, 兰子义看着恼怒,说道: “桃逐虎、桃逐鹿何在?快让他们开门!” 这时营里走出一个面生的人,看面相是个书生,穿戴的却是营将的一身行头,远远对着兰子义说: “兰将军请回吧,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一旁桃逐兔凑到兰子义跟前说道: “卫侯,情况不对!” 兰子义看到这人,又听到这话,心沉到了冰窟窿里,这两个京城来的文官难道真把他手里的军权夺了?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兰子义问道: “逐虎将军与逐鹿将军何在?” 营里那人答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