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一百五十四章 红楼三四 境界和底限 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红楼三四 境界和底限 五 (第1/2页)

    ““回来正值宝玉睡醒,袭人回明香露之事。宝玉喜不自禁,即令调来尝试,果然香妙非常。”,宝玉何尝知道刚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仍然还是那个宝玉,

    ““因心下记挂着黛玉,”,这句话对前面袭人提出的“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是“针锋相对”!如果宝玉和黛玉的情感自始至终是被大趋势大环境所反对的话,袭人竟然也不知不觉加入了这个行列,

    ““满心里要打发人去,只是怕袭人,”,知道袭人定会皱眉,在心中斥道:“好了伤疤忘了痛!”

    ““便设一法,先使袭人往宝钗那里去借书。”,好宝玉!知道袭人已经对宝钗心服口服兼毫无戒心,定愿意去的,

    ““袭人去了,宝玉便命晴雯来。”,这个人却是好!这里所谓“泾渭分明”,小宝钗袭人去宝钗处,小黛玉晴雯则去黛玉处,

    ““吩咐道:"你到林姑娘那里看看他做什么呢。他要问我,只说我好了。"”,知道黛玉必定会问他,

    ““晴雯道:"白眉赤眼,做什么去呢?到底说句话儿,也象一件事。"”,晴雯果然是小黛玉,并没有如袭人般“多想”,而且这个伶俐的,立即想到宝玉并没有交待自己去做什么,所以提醒宝玉,

    ““宝玉道:"没有什么可说的。"”,宝玉有时还是有些呆,

    ““晴雯道:"若不然,或是送件东西,或是取件东西,不然我去了怎么搭讪呢?"”,是呀,难道晴雯去了就往那一傻站?而且也亏得晴雯如此提示,

    ““宝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两条手帕子撂与晴雯,笑道:"也罢,就说我叫你送这个给他去了。"”,手帕子,表面上看来自然是拭泪的,但是为什么是两块,难道一块拭泪不够?

    ““晴雯道:"这又奇了。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晴雯虽然聪明伶俐,但于这深情方面却因为经验不足而体会不够,所以只从表面去看这手帕子,

    ““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宝玉如此肯定,却也有一点隐患,那就是,万一黛玉没猜出来呢,

    ““晴雯听了,只得拿了帕子往潇湘馆来。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帕子,见他进来,忙摆手儿,说:"睡下了。"晴雯走进来,满屋魆黑。并未点灯。”,黛玉出场,还是不同凡响,所谓“满屋魆黑”,曹雪芹下笔有时可谓也不太保留,而且,“晾手帕子”,刚洗完手帕子,可见没少用来抹泪啊!

    ““黛玉已睡在床上。问是谁。晴雯忙答道:"晴雯。"黛玉道:"做什么?"”,一问一答何等简练,显然前世很熟,(外人注:这个前世很熟,有些信手拈来吧)

    ““晴雯道:"二爷送手帕子来给姑娘。"黛玉听了,心中发闷:"做什么送手帕子来给我?"”,果然,带情意的东西如果突然送到,是一时不能领会的,

    ““因问:"这帕子是谁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以为是送什么时新的手帕子,

    ““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林黛玉听见,越发闷住,”,因为只从“送礼物”的思路上去猜了,

    ““着实细心搜求,”,知道宝玉对自己不会是如此“随意”之人,

    ““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换一个思路,便能所谓“大悟”了,其实小悟即可悟出的,但这事是第一次发生,所以叫“大悟”,如果有人说这是前面黛玉一次飞帕打眼,一次递帕拭泪的“两手帕”,而宝玉全部珍藏,此时再送来表明心意,却应该不至于让黛玉如此“大悟”,所以,大悟应该另有深意在内,

    ““连忙说:"放下,去罢。"”,千言万语都在这手帕子中,所以说“放下,去罢”,

    ““晴雯听了,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盘算,不解何意。”,不能说晴雯没这心窍,而只是没有这情感经历而已,

    ““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宝玉的这番苦心,却也是经晴雯提醒,这一点黛玉却没有想到,这正是曹雪芹大大区别于其余古时所谓言情小说的万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