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红楼三十八 反串 四 (第2/2页)
算宝钗, ““‘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果然, ““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这两句评得却极是! ““湘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ju花问的无言可对。"”,湘云与黛玉在诗方面可谓心心相惜, ““李纨笑道:"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不能别开,ju花有知,也必腻烦了。"”,李纨这句看得准,打趣得也妙, ““说的大家都笑了。宝玉笑道:"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确实是访,确实是种,只不过访得有些虚,种得有些假,哈哈,(XX注:此言极是!(外人注:你倒写写看?还极是?!)) ““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宝玉不错,很有自知之明,既不自卑,也不自亢, ““又道:"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宝玉被众人好诗“压迫”,发点牢sao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一句话道出曹雪芹一个观点,诗的其中一妙处或极妙处就是“新巧”二字, ““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蟹来,就在大圆桌子上吃了一回。”,很好,很好的放松,(XX注:他们够畅快啊!) ““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正是前面要“作十二首”的后遗, ““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众人妙甚至是极妙诗,已然挑起了宝玉的诗欲, ““众人看道: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好模样!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这句却巧,显然是受了李纨那句的“刺激”,(XX注:宝玉就是那横行公子(外人注:正是,不受封建体制思想的禁锢))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又是好模样!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黛玉笑道:"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好黛玉!说得好! ““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贬人家。"”,就算被黛玉如此批,宝玉心中一定也是喜不尽的,这个反击不错,就是激黛玉作诗, ““黛玉听了,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如何? ““众人看道: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一出场就比宝玉有份量,宝玉可要加油了,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很有食欲, ““多rou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配上好酒,更是大块朵颐!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又不离菊字,与菊诗相联,不过显然与菊诗是不能相比, ““宝玉看了正喝彩,”,宝玉必然的, ““黛玉便一把撕了,令人烧去,”,黛玉必然的,这个自然不能比前面的ju花诗,但很有趣啊, ““因笑道:"我的不及你的,我烧了他。你那个很好,比方才的ju花诗还好,你留着他给人看。"”,黛玉此话很妙!看了让人大笑! ““宝钗接着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宝钗事先声明,正是为了避免黛玉的烧诗, ““说着也写了出来。大家看时,写道是: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仍然平稳起头,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螃蟹也能带出经纬和春秋,仍然沉稳,而无经纬,空黑黄,正是曹雪芹对当时时局的讽刺,不但无经纬,空黑黄,还如宝玉所言的处处“横行”, ““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宝玉也看出来了,还是只是觉得比自己的好? ““看底下道: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又用菊,可见宝钗和黛玉作诗都有“顺承”之意,而“于今落釜”更是在警世当时,也许不久后就要“落釜”了!(XX注:难道不是这样?不久后,清朝中国大地就被众外强如食螃蟹般分食了,只空余禾黍之悲!(外人注:说得好,鼓掌!)) ““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如果曹雪芹再活两三百年,便知道这诗一点也不毒毒了!也由此可见,宝钗虽然处处符合当时的封建规范,但对当时的无道内黑却也看得很是清楚,宝钗其实内心是有大才的, ““说着,只见平儿复进园来。不知作什么,且听下回分解。”,收得好尾!细无一丝声!” “这个...”小戒道。 “诗好诗妙!”小猴笑道。 “可我们唐朝却也管不了清朝的事。”老沙道。 “阿弥陀佛,”小唐又道,“曹施主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也没用啊,当时有谁会听他的!”小戒道。 “所以说诗好诗妙!”小猴又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双手合什,“苍生受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